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4版:网 事
3  4  
PDF 版
“刑房”:HIGH到极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刑房”:HIGH到极点

中原网  日期: 2007-04-27  来源: 郑州晚报  
  

  一点说明

  “磨坊电影”=“刑房电影”

  俺不知道为啥国内把“Grindhouse”翻译成“刑房”,难道是为了听起来更酷?

  可是,无论从词根还是组合词义,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电影体验来说,“Grindhouse”都和“刑房”两字没有半点关系呀。

  翻译的同志估计对Grindhouse这一非常美国化的词汇有些误解。

  “磨坊电影”(Grindhouse Film)当然不是指“放在磨坊(Grindhouse)里放的电影”。作为单独一个词使用的Grindhouse只在电影语境中存在,而在这个语境中,它只有两层含义:一、它指一个类型的电影;二、它指专门播放这类电影的电影院。具体到“这类电影”,英文中有多个单词可以对应:Cult Film B movie Exploitation Film……正本清源的话,这些概念都没有科学界定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它们彼此是相互交错的,基本可以混用。混用之后,我们大体可以概括出该类电影的两大外延:一、不以所谓的“艺术追求”为“主要”目标的类型电影;二、摆脱了大制作电影的诸多限制、卸除了所谓“独立制作”的使命负担、无限自由且充满激情、以低级趣味向高级趣味发出挑战的类型电影。很显然,这二者之间仍然有交集。

  “刑房”特点

  片源五花八门

  “刑房”放映的电影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其中有很多用“正常”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好的电影,比如罗杰·考曼的《血腥妈妈》(Bloody Mama)和《红死病》(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斯蒂芬·罗斯曼的《终端岛》(Terminal Island)、迈克尔·米勒的《JC监狱》(Jackson County Jail)、理查德·萨拉芬的《消失点》(Vanishing Point)、保罗·巴特尔的《私处》(Private Parts)、彼德·伯格丹诺维奇的《标靶》(Targets)、乔纳森·德米的《监狱风云》(Caged Heat)和《疯狂妈妈》(Crazy Mama)、哈克·哈维的《灵魂嘉年华》(Carnival of Souls)等。

  其他电影包括软色情片、针对少数民族或者黑人的电影,比如《牧师》(Preacher Man)系列喜剧;传统的恶俗类型片,比如《父母亲》(Mom and Dad)、《性欲狂》(Sex Madness)、《魔鬼周》(Marijuana:The Devil's Week)等;还有一些怪异的电影,比如“Mondo”系列、《伊尔莎》等。

  精华集合

  女囚片和摩托车电影的创新

  “刑房”影院放映的主要片种是类型片。所谓类型片,就是那些让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就有所预期的电影,比如说恐怖片就是吓人的;“女囚”片就是要暴露和紧张;摩托车电影就是要像现代西部片。然而在这个框架里,总会有电影人进行有意无意的创新。

  因为片种的多样性和导演的创新,“刑房”影院堪称“可能性的大集合”,人们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看到艺术的火花,证明循规蹈矩会成为发现的障碍;而在一些看起来滥俗的类型片中,可以看到导演在视觉或者叙事上的大胆创新,而这些创新的动因往往是导演想要克服自己的弱点或者摆脱拍摄困境。无论如何令人难以置信,这些电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并且推动着电影的前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