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5版:体育双瞳
3  4  
PDF 版
7年后,“奥克杯”回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打印】  
2000年5月1日,第一届“奥克杯”在郑州日报社诞生 2007年4月30日,第八届“奥克杯”重回郑州日报社
7年后,“奥克杯”回家
五一期间,河南省业余围棋公开赛作为棋迷的节日
中原网  日期: 2007-04-28  来源: 郑州晚报  
  热闹的比赛场面

  她在想什么呢?
  瞧,他走神儿了。
  看,他烦的。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下棋论道和交朋友,还可以拿大奖

  □晚报记者 秦明伟

  

  4月30日晚, 由郑州日报社、省社体管理中心、奥克啤酒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奥克杯”河南省业余围棋公开赛首次回归主办地——郑州日报社,在郑州日报社新闻大厦拉开帷幕。过去7年,作为棋迷的节日,“奥克杯”一直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

  本届比赛将分为三个组别进行,12周岁以上的爱好者在公开组进行比赛,该组别的冠军棋手将获得3000元的大奖,前8名将获得不同数额的奖金,第9至第16名也将获得奖品。12周岁以下的小棋手在少儿组进行比赛,前16名将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品。据悉,已有不少来自我省各地的业余围棋高手报名,我省著名业余棋手王峥增、王驰名、卢宁、李天罡等都确定参加本届比赛。另外,我们还设立了名人组,拟邀请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参加本次比赛。

  历届奥克杯冠军

  第一届 王蔚民

  第二届 王峥增

  第三届 关 宏

  第四届 李天罡

  第五届 王蔚民

  第六届 李天罡

  第七届 卢 宁

  “奥克杯”与郑州日报: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

  “奥克杯”河南省业余围棋公开赛今年已是第八届了,这项我省颇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逐渐成为一大“品牌”,回顾“奥克杯”的历史,许许多多的“故事”已深深烙下了印记。

  

  起源

  “奥克杯”的诞生与郑州日报的关系

  7年前,也就是公元2000年,河南围棋爱好者钟情的“奥克杯”围棋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诞生”了。

  当年5月,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围棋快棋赛事——NEC杯在郑州举行开幕式,作为承办方的郑州日报社(当时的郑州晚报社),按照主办方的策划,在五一期间举行了首届“奥克杯”河南省业余围棋公开赛,比赛期间,NEC杯开幕式的上千张入场券全部发放给参赛者。“奥克杯”和“NEC杯”在当时引发了我省的围棋热潮。之后7年,这项赛事不曾中断。

  

  情结

  “奥克杯”的举办与棋迷的节日

  奥克啤酒公司对围棋的倾情支持可谓历史悠久,连续十几年冠名郑州晚报代表队参加全国晚报杯比赛已传为佳话,正是因为奥克公司对围棋运动的热爱,使2000年首届河南省业余围棋公开赛定名为“奥克杯”。时至今日,每年临近五一,都有大量爱好者咨询比赛事宜,令棋迷没有失望的是,每年五一,“奥克杯”必与围棋爱好者相约,哪怕是4年前因为非典,在五一无法举办比赛的情况下,“奥克杯”还是与棋迷在同年的国庆节期间“不见不散”。要知道,10月份可不是啤酒的热销季节,“奥克杯”已贴上了文化的标签。

  

  辉煌

  “奥克杯”的成功与大批职业棋手

  我省曾经是围棋大省,涌现出刘小光、汪见虹、王冠军、丰云等著名棋手,但2000年河南围棋队跌出甲级联赛后,河南围棋暂时出现了低谷。2000年之后的7年中,我省又有一批小棋手成为了职业棋手,细细数来,马笑冰、曹又尹(原名曹呈)、王宏伟、许斐然、于璇、朱仁坤、魏子翔、娄玺等跻身专业的棋手,无一例外均参加过“奥克杯”围棋赛。首届“奥克杯”少年组冠军曹又尹,今年初加冕了中国女子新人王头衔,并多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团体比赛。马笑冰已经连续两年参加围甲联赛,击败过常昊、俞斌等世界冠军。“奥克杯”走出了这么多希望之星。

  

  影响

  “奥克杯”的参赛范围从郑州扩展到全国

  起初,报名参加“奥克杯”围棋赛的棋手基本局限于郑州地区,随着“奥克杯”的影响不断扩大,全省各地市开始有组织地报名参加“奥克杯”,再后来,西安、天津等地连续几届组队前来郑州,“奥克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开”赛。这其间,辽宁棋王李嘉男、陕西棋王刘军、洛阳棋王关宏的参赛,为“奥克杯”增添了不少亮色。第三届比赛,有位日本友人慕名前来参赛,虽然未取得好的名次,但结识了许多中国棋友,他也感叹“不虚此行”。

  7个年头过去了,如今,第八届“奥克杯”的战鼓又将擂响,还有怎样的“故事”会注入“奥克杯”的历史,让我们拭目以待。

  棋语    “奥克杯”成就了这些人的梦想

  李天罡(奥克杯冠军):因为奥克杯冠军免选参加晚报杯,我在晚报杯选拔时都没选上,两次都是靠奥克杯冠军免选参加晚报杯的,所以特别喜欢参加奥克杯。

  王峥增(奥克杯冠军):奥克杯已经成为河南省棋界的品牌栏目,希望她越办越好。

  魏东(围棋教师):奥克杯在我心目中是河南业余围棋的最高殿堂,非常崇高。

  邵天洲(围棋教师):奥克杯是河南围棋普及的润滑剂,是少年棋手成才的桥梁。

  汪青(房地产人士):我参加过三届奥克杯,其中包括第一届,感觉原来成人多的时候好玩,现在小孩子太多了,不好玩。

  齐魁(围棋教师):现在的小孩子太厉害了,奥克杯成他们的天下了,能不能把奥克杯办成成年人的比赛。

  论道

  有一种习惯

  叫“奥克杯”

  如果是一种江湖,那么围棋就是一种最接近武侠小说的江湖,温文尔雅中到处都是刀光剑影,三言两语火一挑起,即可在棋盘上“生死”搏杀;如果是一种习惯,那么五一期间举行的“奥克杯”就成了省会棋迷过节的习惯,棋成了会友的桥梁,比赛结束后,三三两两,结伴小喝两盅,不亦乐乎。

  之所以称为习惯,是因为每年刚过完春节,离五一的日子还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时,许多棋迷朋友就开始不停地向我打探“今年的奥克杯还比不比?”“今年的奥克杯在哪儿比?”之类的问题,甚至有些问这些问题的棋友并不打算参加比赛,只是觉得五一没有了“奥克杯”,心中就会有种缺憾;之所以称为习惯,是因为“奥克杯”就像是一场武林大会,是省会乃至全省的棋坛高手难得相聚的日子,平日里只在江湖中厮杀,难得遇到高手的高手们颇有几分独孤求败的滋味,不如在“奥克杯”中和其他高手一见高低,当然那些江湖一般人士、那些梦想以后有大作为的少年侠士就有了一种看高手过招、和高手过招的期盼。应该说“奥克杯”能被人们如此“习惯性”的关注,是与其在河南业余棋坛的江湖至高地位有关,李天罡,卢宁这些少年英才,王蔚民、王峥增这些名震省会的侠士都是“奥克杯”的常客。

  记忆中,前年参加过一届“奥克杯”,好像战绩还不错,6胜3负。置身于代表河南业余围棋水平的“奥克杯”中,对于我们这些“中老年”棋手来说已经深感力不从心,许多有相当实力的老棋手已经金盆洗手,不再插手江湖中事,不过不插手不代表不关注,奥克杯的点点滴滴,江湖中的一草一木,皆在他们的心中。有些人在家当起了围棋教练,收徒授徒,以期望靠徒弟闯荡江湖来圆自己的围棋梦,有些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赛,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在关注“奥克杯”的人群里,有相当一批这样不参加比赛的人。

  第8个年头了,把“奥克杯”办成省会棋迷的一种“习惯”真的非常不容易。平时因各种事情难得聚在一起的棋友在五一期间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借口与朋友小聚,畅谈一下,赌个饭局,晚上到酒肆茶坊点上俩菜,对了,喝什么酒呢?当然是喝“奥克”了。你别不信,真真切切地有棋友这样告诉我:“我现在喝啤酒都‘习惯性’地喝奥克了。”

  本版摄影 晚报记者 白韬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