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能源集团原董事长张绍仓 |
| 徽商集团原董事长蔡文龙 |
|
继安徽最大的国有流通企业——徽商集团原董事长蔡文龙、全省首家十五批省级企业集团之一的安徽能源集团原董事长张绍仓等厅级干部被“双规”后,记者获悉,该省又一大型省属国有企业——安徽投资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苏皖,也跟着“落马”。
而且,事情远未结束。安徽省纪委一位知情人士25日告诉记者,接下来,省纪委还将从省检察院、审计厅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彻查该省国资系统腐败问题。
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正在安徽省国资系统猛烈刮起。
安徽反腐档案
他们被“双规”
他正在受调查
安徽投资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苏皖
副厅级干部、“经营能人”董苏皖“落马”
董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窝案”,和他一起“落马”的还有不少同僚
实际上,早在去年,在安徽国资系统就有董被“双规”的传言。现在,传言成了现实。
一名与董熟悉的人士透露,尽管董苏皖是在安徽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的职位上“落马”的,但董在投资集团任职时间不到3个月,他的“问题”主要出在来投资集团之前,即担任中国安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以下简称“中安国合公司”)原总经理和安徽省外经贸委原副主任期间。
了解董苏皖案情的人士透露,董主要涉嫌贪污、受贿、侵占国有资产三宗罪,“调查还没有完全结束”。
55岁的董苏皖被“双规”前系副厅级干部。与蔡文龙、张绍仓等人一样,董在事发前也是安徽省国资系统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
“他很有经营能力。”与董熟悉的人士说。
董在来中安国合公司之前,也就是1992年,曾出任芜湖市委副书记,在主管外贸的一年多时间里,该市的进出口额增长了近10倍。
董是1993年11月份出任中安国合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成立于1982年12月,是国务院批准成立,并由安徽省政府领导的从事外经、外贸等多种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国有企业,注册资金2亿元。
由于业绩出色,董在担任安徽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之前,曾任安徽省外经贸委副主任多年,分管外贸工作。
据记者了解,董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窝案”,与他一同被“双规”的,还有另外一个曾在安徽省外经贸委担任副主任的副厅级干部,以及在中安国合公司担任要职的多名高管。而此前,安徽省纪委、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曾专门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专门调查中安国合公司的经济问题,该公司各项业务目前仍处于停滞状态。“资产都被这伙人掏空了”。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说。
安徽国资系统掀起反腐风暴
去年9月履新的纪委书记刘春良是发起者
除上述已经被调查的企业老总以外,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尤其是群众举报比较多的安徽省属国有企业,也已经进入安徽省纪委的调查范围。这也是安徽省国资委成立以来最大的反腐风暴。
“肯定还会有一些企业领导人‘落马’。”安徽省国资系统的人士肯定地说。
反腐风暴后面有一位强势人物——安徽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春良。刘是去年9月下旬履新安徽的。
安徽省纪委系统人士透露,刘来到安徽后,多次在省纪委的内部会议上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了要在“一些重大、突出问题上”严惩腐败的决心。
“一些地方和部门违纪违法问题仍呈多发易发态势,贪污贿赂、徇私枉法、腐化堕落等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刘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
反腐者刘春良
刘春良,男,汉族,1954年生,山东兖州人。
曾任河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任许昌市市长。
2000年12月至2006年1月任许昌市委书记、许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6年1月任河南省委常委、省高校工委书记。
2006年9月,任安徽省委委员、常委、省纪委书记。
国有企业上访频繁,多数举报老总腐败
徽商集团原董事长蔡文龙的联名举报信,就多次被交到省纪委
安徽省国有企业上访问题很多,安徽省纪委也不时接到一些有关省属国有企业老总的腐败问题举报信。比如,徽商集团原董事长蔡文龙的联名举报信,就多次被交到省纪委。
于是,安徽省纪委决定,把推进国资系统反腐,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更引起安徽省纪委关注的是,安徽省国资委监管的40户企业中,绝大多数为国有独资公司,这些企业正在大力推行改制。因此,刘春良特别强调,要重点查处“在企业重组改制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的案件”。
“59岁现象”在国资系统仍然大量存在
制度防腐已经提上日程,将完善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
而刘春良更看中的是制度防腐。据上述安徽省纪委人士透露,今年,除要求有关部门完善省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外,一些新的制度也将率先进行试点。比如,积极探索建立省属企业探巡视制度和省属企业下属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试点工作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述被调查的企业老总来看,“59岁现象”在国资系统仍然大量存在。因此,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桂建平4月16日向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提出,今年将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以年薪制为主体的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省属企业领导人员收入分配中长期激励机制。据《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