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康
在浙江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说是陕西人。其实说陕西人,是一种偷工减料的做法。不过要解释清楚自己到底是哪里人,确实比较烦琐,问的人也未必喜欢听。但是我又本性老实,很不喜欢撒谎,就也向一些提问者做过如下解释: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告诉我,我们的祖籍是山西洪洞,由于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等长期在河南打仗,死人无数,造成河南人口凋零的状况。直到康熙年间,朝廷下令从山西迁移人口入豫,我们就来到了位于黄河岸边的河南汜水(回老家时,爷爷曾经带我去村头的一个墓碑去考证,那上面描述了组成村子的两个大姓从山西迁移到此的经历以及人员的名单等)。民国初年,爷爷考上了设在郑州的陇海警察学校,后随铁路的建设定居在了陕西西安……
定居西安的河南人,多数是在天灾或是人祸的逃难中进入西安的,起初甚至直到现在他们多有比较集中的居住地点,有着明显的行业特征。例如北关一带是河南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其他还有解放路一带等;而西安的铁路部门也多以河南人居多,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老房子里,沿街也都是河南人,所以我的母语是河南话,直到上小学我也不会说陕西话。
后来回到父母身边,我也跟着转了学校。虽然班上还有两三个其他的河南人,但已经没有了原来学校中那种明显的隔阂,我也就渐渐忘记了河南人与“此地人”的区别。不过与爷爷奶奶交流的时候依然喜欢用河南话,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他们去世。小时候的我,从来不会避讳我是河南人的身份。
其实,父亲骨子里是个典型的河南人,例如他更喜欢与河南人打交道,而且很喜欢看豫剧,这个习惯完全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奶奶最喜欢的豫剧演员是常香玉,当然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陈素贞的《宇宙锋》也都是她的最爱。她比常奶奶还要大十几岁,所以说起她在西安城墙下看常香玉给河南人唱戏的那几年,依然是“妮子”长“妮子”短的,想想两位老人都已作古,眼泪就不禁要流出来了。
河南这几年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巨大的,让我们这些流落外省的“河南人”感到很高兴,如果有机会也很希望能够为家乡多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