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哭”了:
请给我腾点地方吧
□晚报记者 潘 默
实习生 王攀攀
本报讯 拿到房产证后,发现买来的商品房“变身”为经济适用房。上百名业主感觉上当受骗,既心疼多掏的冤枉钱,又担心因此失去一些权利。他们希望通过媒体报道提醒其他购房者注意。
“我们140户业主按照商品房的价格买的房,拿到的房产证竟是经济适用房的房产证。”昨日,家住南阳路孟寨南街6号院的李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称。昨日上午,在市房管局,十几位业主代表正拿着“问题”房产证询问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先后于2005年购买了郑州市水产公司以商品房名义销售的南阳路住宅小区的房屋,并签订房地产买卖契约,交了首付并在银行办理过按揭手续。最近业主们领取房产证时发现房产证上把房子定性为经济适用房。“如果这样,单位再集资建房,我们就没有资格买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多掏了冤枉钱,还要承担二次交易的损失,因为经济适用房在进行交易时会有诸多限制。”李女士生气地说。
为此,业主们多次找郑州市水产公司交涉,但一直无果。昨日,业主们把关于郑州市水产公司和有关部门违规操作、损害群众利益的材料递交郑州市人大。
记者联系到市房管局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说会尽快向领导汇报情况,着手调查此事,如果业主们反映情况属实,将按照信访程序处理,10天之后给业主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一些单位建造经济适用房,却以商品房的名义对外出售,这不仅严重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原本有条件购买该经济适用房市民的利益。”李女士说,希望这件事能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同时提醒购房者在买房时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上当受骗。
线索提供 李女士
大学路古玩城门前几个雕制精美、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像上,小吃生意用具、电线等环绕在其体侧,雕像油腻腻的外表让人看了伤心,早已寻不到一点“艺术”的影子了。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