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第一热点
3  4  
PDF 版
“下辈子我们还做邻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刘家胡同77岁的赵婶家,对门住着一户残疾人 从1957年两家做邻居开始,赵婶就一直照顾他们 50年了,一直这样,昨天两家人对记者说:
“下辈子我们还做邻居”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7  来源: 郑州晚报  
  牛红显家里如果有什么事,就会打电话向赵婶求助。
  家里要是做了好吃的,赵婶会先给牛家端一碗。
天气好的时候,赵婶(右)就帮牛红显(左)扶着他患白内障的老母亲到外面走走。

  77岁的赵婶与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的邻居风雨同舟50年,残疾人邻居将赵婶视为唯一可以托付大事的人。这不仅感动了同楼的其他住户,也感动了社区所有人,大家都说他们平时就像一家人。昨日中午,面对记者,这两家子约定“下辈子我们还做邻居”。

  晚报记者 徐富盈/文

  张翼飞/图

  邻里深情 亲情电话

  每天6时,赵婶准时打电话过来,问老牛一家要吃什么

  “老牛,我去买菜,给你们带点什么?你妈最近身体不舒服,买点好吃的给她补一补吧。”昨日6时,老牛床头的电话准时响了,不用猜,“这肯定是对门赵婶打来的,差不多每天这个时候她都会打过来”。老牛说,这部电话就像是两家的对讲机,他们戏称这是一部亲情电话。老牛告诉记者,赵婶名叫王翠娥,因为她去世的丈夫姓赵,所以众邻居都管她叫赵婶。

  63岁的老牛叫牛红显,住在管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南顺城街社区刘家胡同12号院一单元一楼。老牛介绍,他2岁左右,就患了小儿麻痹,妻子患有间歇性癫痫,90岁的老母患有白内障,双目失明多年,在外人看来,这样一个家庭,不知会在怎样的困苦与煎熬中挣扎。

  从1957年开始两家就住对门,老牛家有什么事,一拨电话,赵婶就会跑来

  昨日10时,当记者踏进牛家的大门时,听到房间内充满欢声笑语,赵婶正在陪老牛的母亲聊天。“如果没有赵婶他们全家,也就没有我们娘仨的今天。”老牛说。赵婶今年已经77岁了,从1957年开始他们两家就住对门,刘家胡同拆迁房改后,2000年两家又分到了一起。在老牛一家人眼里,赵婶就是亲人,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只要一按床头的电话,赵婶就会赶快跑来。

  邻里深情 全家守护

  老牛的母亲住院时,赵婶和儿子、儿媳、孙女轮流守护,同病房的人不相信他们是邻居

  自己微薄的退休金和妻子的低保,是老牛全家的经济来源。妻子和母亲每月都要花去不少医药费,生活的窘迫不言而喻。所以,平时赵婶家只要一改善生活,第一碗饭就要给老牛的母亲送来。去年夏天,来串门的赵婶发现老牛的母亲发烧了,就叫儿子把老人背到了医院,医生要求住院,但老牛和妻子根本无法在医院守护。赵婶等全家人都回来后,就给大家排了一个值班表,白天她亲自在医院看护,一日三餐由儿媳妇做好送去,下午5点以后让10岁的小孙女看护,儿子下班后接孙女的班。当医生和同病房的病人得知他们只是邻居时,都惊讶不已:“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邻居?”

  有一年,老牛的妻子在厕所突犯癫痫病,赵婶为拽住她,裤子都没提

  老牛的妻子这几年时常犯病,犯起病来到处乱栽,所以只要老牛的妻子一出门,赵婶总是陪着她,生怕她有什么不测。老牛说:“我妻子每次犯病,赵婶都会哭,我知道她可心疼。”赵婶说,50年的感情了,看着她(老牛妻子)犯病时的样子,自己心里特别难受。1999年冬天,当时老房子还没拆,两家住的都是平房,赵婶半夜上厕所时,碰上了老牛的妻子。“在那种大公厕里,我还没提上裤子呢,看她不对劲要往便池里栽,就感觉她又犯病了,我赶快拽着她,把她拽到了厕所外呼救,直到来人后我才把裤子提上。”赵婶向记者说起这些事时,老牛和妻子在一旁感激地流下了眼泪。

  邻里深情 共度除夕

  从1997年开始,每到除夕夜,赵婶一家就会陪着老牛一家过年,这一陪就是10年

  老牛曾抱养过一个女儿,但是养到12岁时,实在无力抚养,只好忍痛寄养在别人家里。女儿送走时,刚好是1997年春节前,那段时间老牛一家三口特别消沉。赵婶知道他们三人的心结所在,和孩子们商量后,就决定到老牛家过除夕。赵婶和儿媳妇提前盘好饺子馅,端到老牛家一起包,晚上两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看春节晚会,赵婶的孙女还自编自演了几个节目,赵婶的儿子也准备了一堆笑话,变着法逗老牛一家人开心。此后的10个春节,两家人都要守在一起吃年夜饭,按照风俗过大年夜。

  老牛家总是想尽办法报答赵婶,抢着买菜,还主动为他们看门

  对于赵婶全家的帮助,老牛家总是想办法来报答。“平时只要俺媳妇和儿子的电动车往门口一停,老牛就赶快出来给看着,生怕丢了,他腿脚不方便,可却总抢着去买菜,以前我都是早晨7点才去买菜的,但他老是跟我抢,我就把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改到6点了。”赵婶说他们家出去从不锁门,因为只要听见有动静,老牛全家就出来了。

  

  好人赵婶

  感恩让她“把助人当享福”

  在2006年晚报举办的第一届邻居节中,赵婶曾被评为全市十大好邻居之一。昨日,赵婶向记者吐露了她的“弱者情结”。在她看来,“助人是福”,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报恩。赵婶的老家在郑州西郊付庄,小时候因为家里穷,9岁时她被父母送给富人做了童养媳,由于受虐待,她曾自杀过7次,但都被好心人救了过来。后来赵婶逃回娘家跟着家人去要饭,不幸的是父母、哥哥、姐姐都相继饿死。因为父母生前欠下的十担麦被人逼着要债,1948年举目无亲的赵婶逃荒到了西安,步行几天几夜后饿昏在西安火车站,一位好心人的一杯水和一个馒头挽救了她的生命。随后,又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赵婶在西安找到了工作,吃上了饱饭。1957年,赵婶随丈夫回到了郑州,在十八里河的一个雨具厂工作,现在她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对于这些,赵婶说她做梦也想不到,“以前在旧社会,日子真是太苦了,如果不是那些好心人的帮助,我恐怕早就没命了,所以现在每次看到那些不幸的弱者,我总会很同情,恨不得使出浑身力量去帮助他们,在我看来,帮助别人就是享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