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郑州县市
3  4  
PDF 版
读了下面这两位老人的故事 你会明白老有所为的真谛
孤胆英雄智斗 10多名走私犯
自掏腰包10年“教化”村民
对孩子 他是全职保姆
两个小孩打架 招来父亲斗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自掏腰包10年“教化”村民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8  来源: 郑州晚报  
  这是新密85岁的王衍君的故事

  管理赫赫有名的祖宗祠堂,自掏腰包“教化”村民

  钦点翰林院里办“学堂”

  □晚报记者 熊堰秋 通讯员 王炎军 张宏涛 文/图

  祖宗祠堂成了文化大院

  5月13日,周日。在刘寨镇王沟村王氏祠堂的西厢房内,二胡悠扬,锣鼓铿锵,一群老年人或伴着锣鼓唱大戏,或坐在小马扎上凝神听,个个怡然自得。而在东厢房内,一排排书报杂志摆放在长条木板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或翻阅着书本,或摘录着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本应清静的王氏祠堂,为啥会这么热闹?原来,这天正是王沟村文化活动中心对村民开放的日子。每到周六周日,王沟村的村民都可以来这里学文化,听大戏。

  1992年,时年70岁的王衍君,从新密市公安局看守所管教员的岗位上退休,回到了老家王沟村。王沟村地处偏僻的农村,村民们虽然衣食无忧,但精神生活十分贫乏,农闲时三五成群,或扎堆喝酒,喝多了打架,或聚在一起赌博打麻将。村内的封建迷信活动也很猖獗。

  几年后,村内一位德高望重的族人找到王衍君,让他来管理王氏祠堂。王氏祠堂在当地赫赫有名,因为王家祖上曾在清朝咸丰二年考上状元,祠堂曾是他读书之所,被咸丰皇帝赐为“钦点翰林院”。让王衍君来看管祠堂,是想利用他的声望,来扩大家族的影响。看着祠堂里闲置的3所房子,王衍君有了改建文化活动中心的想法。

  王衍君一把他的想法说出来,立即遭到了大多数族人的反对。一些族人认为,如果让祠堂里人来人往,则会吵了祖宗们的清静。

  王衍君找到那位德高望重的族人,开导说,王家一些后代沉迷在喝酒和打麻将中,如果祖宗还活着,肯定会很生气,如果让他们在祖宗面前看书学文化,王氏祖宗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那位族人很受感动,说:“你见识广,就听你的吧!”他出面说服了带头闹事的村民。

  王氏祠堂院子里杂草丛生,碎石烂瓦遍地,王衍君和老伴儿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往外拉,又请人重新整修,并花2万多元钱,添置了2000多册图书,以及二胡、架子鼓等唱戏的各类乐器。经过60多个日夜的忙碌,1998年农历正月初一,王沟村文化活动中心挂牌开张了。

  族人委托他看护祖宗祠堂,想利用他的声望扩大家族影响;他利用空闲的3所房子,分别办起了图书室、娱乐室、广播室。 10年来,他管理的祖宗祠堂,一直免费对村民开放,让大家听大戏学文化。这位老人,就是新密市刘寨镇王沟村85岁的王衍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