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郑周刊*深度
3  
PDF 版
博物馆不应放弃经济效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博物馆不应放弃经济效益

中原网  日期: 2007-05-22  来源: 郑州晚报  
  河南博物院展品晚报记者 白韬 图
  河南博物院的“古罗马文明”展晚报记者 马健 图
  核心

  提示

  在保护、传承、创造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和责任,决定了博物馆不能像普通的场所一样把赢利放到首位,但是与社会公众互动关系的好坏,不仅会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对博物馆的经营也是一个促进。

  □晚报记者 马海伟

  

  “对不起,后天预约的接待量已经饱和,能不能再推迟一天呢?”张天玉对电话那端的预约人说。

  这是5月中旬的一天,预约到河南博物院集体参观的电话不断,作为河南博物院外联科科长的张天玉有点应接不暇。

  河南博物院目前对16周岁以下的学生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而16周岁以上的学生可凭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所以,有30多所中小学校都期待组织学生参观正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梦系太空——中国郑州大型航天科普展”、“鲁迅的读书生活”等展览,预约电话也多是中小学校打来的。

  品味河南古韵的首选

  在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的新建河南博物院,作为我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无疑是了解中原历史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的一个窗口。开放以来陆续推出的“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丰碑”、“河南古代玉器”、“楚国青铜器”、“古代建筑明器”、“天地经纬”、“国宝展”等专题展览,突出反映了河南的古代文化成就,不少人用“震撼”来表达自己参观河南博物院的心情。

  山西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郑州参加了7天的业务培训,中间逃了一次课去了河南博物院,“感觉是一个字——值!”

  “印象最深的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莲鹤方壶,再加上听了身着古装的女子弹奏韵味绵长的古曲,一下子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

  而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的一位大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在去年暑假参观河南博物馆后写道:“从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到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从‘中华第一笛’到‘中华第一龙’,从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到稀世罕见的官窑钧瓷,从东京汴梁的浮华烟云到东都洛阳的富贵繁华……第一次亲眼看到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才知道早在几千年前在中原腹地曾经有着令世人羡慕的文明世界!”

  在去年7月份举行的“情系中原——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中,来自港澳台的几十位文化艺术界、教育界知名人士更是把河南博物院作为他们河南之行的首站。

  2007年4月18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其夫人一行来到河南博物院,感受了中原历史文化的深厚和魅力后挥笔题词:“中原物华盛,万代衍崇光。”

  努力构造精神乐园

  传播文明和历史遗产中蕴涵的文化之光,其实正是当代博物馆承担的主要社会职责。“所以我们把青少年当做主要的消费对象。”河南博物院办公室副主任信木祥说,“国家要求博物馆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优惠的同时,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及德育教育活动,以配合学校教育青少年。河南博物院也在向教育服务型转变,以使更多的人因‘读史而明智’。”

  据介绍,今年以来,河南博物院已经办了5个临时性展览,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的参观需求,其中包括今年1月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金色王朝——故宫御用金银器特展”和今年4月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鲁迅的读书生活”。

  “这些临时性展览,都是我们根据自身的优势适时推出的。”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告诉记者。河南博物院在国内外所拥有的知名度,让它在举办很多高规格、高水平的临时展览时,拥有很多优势。比如去年国庆节期间开展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巨匠原作展”,展出了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众多名家的传世珍品。另外,在做好临时展览的同时,河南博物院也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比如与多家媒体联合组织的“中原国学讲坛”系列学术讲座就是以全新方式开拓文化市场的一种尝试。学术讲座先后邀请了著名作家二月河,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纪连海,国学大师文怀沙前来讲学授课,这对河南博物院文化形象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效益是第一位

  让人惊讶的是,与不断提升的社会效益相比,“临时展览连成本都不够。”河南博物院一位负责人说。

  在去年的“古罗马文明展”上,开展两周参观人数1.2万人。“但即使这个人数在接下来的4个多月里能保持住,‘文明展’也是赔钱的。”

  “即便如此,博物院还会引进高规格的展览。”那位负责人说。

  博物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事业追求的主要是社会效益,所以要不断引入高规格的精神大餐来转变大家的消费观念,改善大家的生活质量。

  博物馆也应该有创收意识

  “其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矛盾的。”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博物馆处负责人周明说,博物馆虽然是公益性事业,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弃产业思维,也要有创收意识。在这方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都作出了自己的尝试。比如,上海博物馆2004年策划的国宝展,成功地营造了媒体轰动效应,出现了观众排队买票入场的火爆景象,纪念品、画册等也销售一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周明说,国内的博物馆可以通过出租场地等方式创收。比如,天津自然博物馆和一家企业合作,将博物馆一层改造成海洋馆,曾在多个黄金周期间形成了参观人数空前高潮的一幕。

  而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国家博物馆学会会长张文彬则认为,要改变目前许多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吻合的情形,就要加强展览内容设计和展品陈列手段的研究,提高展览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解决好互动性和参与性的问题,在经营管理方面,我国的博物馆还大有文章可做。”张文彬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