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第二热点
3  4  
PDF 版
小小说是郑州的名片,这让人羡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冯骥才、吴泰昌、雷达、南丁这些名家研讨小小说
小小说是郑州的名片,这让人羡慕
把小小说改编成卡通片,几分钟就能看完;做手机小说也很好
中原网  日期: 2007-05-28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梁晨/文 白韬/图

  昨天,中国郑州·第二届金麻雀小小说节“当代小小说高层论坛”举行,来自美国、新加坡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180多人参加。

  小小说是很有前途的文学

  “终身荣誉奖是一个人一生奉献的事业,从这个标准讲我不够格。”冯骥才谦虚地称这么重的奖项不应该他得到。冯骥才每年都要来河南两三次,到农村考察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我们已经在这里启动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多个保护项目,紧接着还将把全国陶瓷调查重点放在河南。”

  冯骥才是小小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创办过《口袋小说》杂志,还荣获过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郑州的小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事情,很多作家都是从小小说入门的。小小说传播速度比较快,现在正突飞猛进。郑州的同行20年来已经把当初的文学现象做成了一种事业。”对于小小说的未来前途,冯骥才很有信心:“不会走下坡路,这是比较大众的、平民化的文化,现在全国小小说作家有1万多名,比较成熟的作家1500多名,有这么庞大的队伍,它不会衰落。”

  同时,冯骥才觉得小小说应该得到全国大的文学机构关注以及文学研究者的注意。“百花园杂志社主动把知名作家请到郑州,能够推动它走出河南。”冯骥才认为,人才培养很重要,作家不像其他职业一样可以到海外学习,评奖是表现社会对小小说作家的一种关注。

  郑州的小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事情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

  郑州的同行20年来把文学现象做成了一种事业

  推动小小说参选国家级奖项

  胡平(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评论家)

  胡平认为小小说还没有完全成为纯文学的一部分。“我看过一些小小说作品,水平已经很高了,好的作品数量也很多,现在需要做的是推动一下,让它成为纯文学的一部分,比如归入短篇小说的范畴,参加国内文坛的各种评奖。”胡平觉得进入国家正式大奖评选范围,对小小说的发展会很有帮助。小小说的创作更辛苦,但稿酬却相对较少,“评奖可以给作者以社会价值的认同,金麻雀奖也很好,但还没有鲁迅文学奖等这样的国家级奖项”。

  冯骥才表示中原这块土地很奇特,由于文化是自然积累的,河南的文化一定是大的、强的,这点毋庸置疑,它会潜移默化地融入每个河南人的血液中。“我很欣赏河南画家李伯安,他是20世纪登上中国人物画珠穆朗玛峰的人,跟这块大地的文化底蕴分不开。河南这块土地很奇特,在历史上就出大人物、大作品。”

  “如果把龙门石窟搬掉了,商城遗址搬掉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味道就没有了。”冯骥才认为,“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带有示范性,河南先于全国其他省有文化遗产日,先于全国其他省评选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

  对于近年来一直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奔波,是否脱离了文坛的质疑,冯骥才说:“我现在并没有完全离开文学,但小说的创作非常少,去年写了一篇小说,在这之前的7年没有写小说,今后会不会写也不知道。我现在更多的时间用来写文化批评,大概有100万字了。”那么这样会不会影响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呢?冯骥才表示:“一个人能不能靠作品留名谁都说不了,每个作家都希望作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命越长越好。当作为大地母亲的文化需要挽救,必须做出取舍时,我就顾不上写作了。”

  河南这块土地很奇特,总出大人物、大作品

  文学不仅需要好大一棵树,还需要小花小草

  南丁(河南省文联原主席、著名作家)

  南丁见到记者就风趣地表示“别问我难题,我早就不写小小说了”。

  对于他为什么称小小说是翩翩少年,南丁笑着说:“作家群比较年轻,文体也比较年轻,保持着蓬勃朝气,我觉得他就像是英俊少年。”南丁认为当前小小说发展势头不错,微型小说、袖珍小说在很多地方出版,但郑州一直是小小说创作的中心。

  “文学不仅仅需要好大一棵树,还需要小花小草的绿地,我能呼吸到这片绿地的新鲜空气,与小小说一路同行,使我的身心健康快乐。”南丁好像仍然沉浸在小小说的快乐中,简短的采访始终露着淡然的微笑。

  “不要认为小小说短就是快餐”

  吴泰昌(《文艺报》原副总编、著名评论家)

  小小说正逐渐成为郑州的象征

  雷达(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著名评论家)

  “小小说在日本叫袖珍小说,很有市场,它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没有时间读长篇,就读这些口袋小说。”雷达对小小说的评价很高,“它与时代生活相关,是平民的艺术,老百姓的艺术。”

  不过,雷达认为相比其他文学体裁,小小说还有不足。“在我们每年一次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上,小小说分量很小,相比其他小说种类,评比时小小说提供的精品数量不多。”雷达还认为,当前手机短信的发达、拇指文化的流行也与小小说有关。“小小说是郑州的文化名片,就像二七塔一样正逐渐成为郑州的一种象征。”

  吴泰昌长期担任小小说领域各种奖项、赛事的评委,为小小说文体走向成熟做了很多工作。

  谈到小小说将来的发展趋势,吴泰昌表示:“我对文学评价比较宽容,小小说虽然不可能与长篇小说相比,但应该争取到文体的独立,毕竟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选择。小小说能够在郑州生根发芽有几个因素很重要,政府的支持不可忽略,还有强大的创作编辑团队,以及郑州媒体副刊的活跃。”

  对于有人指责小小说是“快餐文化”,吴泰昌反驳说:“从文体的丰富上讲,小小说是文坛的一朵花,百花园中的奇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阅读鸿篇巨制。正像我们吃饭,正规的宴会也有,简便的快餐也离不开,小小说更容易切入现实生活,唤起思考,不要认为它短小就是快餐。”

  小小说是顺应时代的很有未来的文体

  穆爱莉(美国爱荷华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穆爱莉认为,小小说这种文体跟时代以及青少年学习的方式很符合,是顺应时代的很有未来的文体,能赋予读者很多想象力。“小小说这种文体有很深厚的内涵和意义。小小说有很多发展的形式,把小小说编成一个小短剧,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可以表演,编成一个小动画片,几分钟就可以演完,在网络、动画、手机等媒体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