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市热也带来了与股票相关的书市热。晚报记者 王梓 赵克 图 |
|
银行职员:张涛
股龄:14年
炒股经历:1993年携两万元入市,至1996年年底时赚到50多万元,又在1996年12月后损失30%,张涛“深深体会到股市的凶险”,“目前大盘有点疯狂,我的股票基本卖完了,要锁定利润”。
初涉股市赚后大赔
1993年,郑州白鸽发行股票时,在银行工作的张涛开始接触股票。
“我那时有点金融理财观念,感觉白鸽上市认购些原始股是个机会,于是拿了两万元积蓄去申购社会公众股,中了2000股,这是我进入股市生涯的开始。”张涛说。
白鸽上市后,张涛将手中的股票出手,赚了3000元,初尝甜头。
1996年,在那次牛市中张涛感觉更好的机会要来,于是毫不犹豫地又拿了5万元入市,那时主要做深发展、郑百文,到1996年年底时已经赚到50多万元。
“当时市场很疯狂,我以为还会持续上涨,没想到却跌下来了,到12月16日人民日报社论后,三天时间十几万就没有了,一下损失了30%。”张涛说,当时房价很低,一下损失了一套房,那时也深深体会到了股市的风险,这也是他入市以来大赚后的第一次大赔。
宁肯少赚也得谨慎
这次大赔后,张涛谨慎了不少。为了减少盲目投资,张涛开始上网搜寻资料,买专业炒股书籍学习,也慢慢走向成熟,积累了些经验和行业知识。有了这次教训后,到1997年五六月份时,市场上投机非常严重,张涛觉得市场太疯狂了,出手谨慎了不少,“宁肯少赚一些也不敢冒太大风险”。在这样的心态下,张涛谨慎出手,资产又积累到了70多万元。
1998年大盘震荡调整,张涛由于过分自信没有将股票出手,但之后大盘连续下跌,他又亏损了20多万元。
1999年5·19行情时,张涛把手中的资金全部投入上海梅林、东方明珠、综艺股份等网络股上,再赚一笔,资产达到100万元,好景持续到2001年,张涛的资产达到150万元。
“之后我太看好行情,没有及时出手,但资产不断缩水,到2005年最低点时,我的资产又跌回到七八十万元。”张涛说,当时准备买辆奥迪车,但股市下跌后这一希望又化为泡影。
股市凶险见好就收
坚持两年后,张涛在这次牛市中又看到了希望,并果断入市。
“2006年上半年我抓住了有色金属股,下半年又做银行、做券商概念股,到目前,资产又攀升到200万元以上。”张涛说。
张涛说,自己炒股这么多年,最开始非常盲目,慢慢就有了主见,在不断上网、学习、看新闻的过程中进步,但炒股真的很累,晚上睡不着觉是常有的事情。
总结这些年的炒股经验,张涛说一定要见好就收,留点余地,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股市,“我在赚了不少的时候也总想着把钱抽出来放到银行或置办固定资产,但最终不能说服自己还是投进了股市。”
张涛在去年年底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迪梦,弥补了自己在2005年股市低点损失造成的遗憾,现在“女儿经常说等她出嫁时要我送她100万元的嫁妆,再加一辆轿车”。
对目前的股市,张涛感觉有些疯狂,而他手中的股票已基本卖完,正准备从股市抽手,锁定利润见好就收,“调整一段时间后做奥运行情”。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张涛为化名)
晚报记者 宋振科 实习生 田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