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商业特刊
3  4  
PDF 版
那些记录的历史 那些见证的时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那些记录的历史 那些见证的时光
——《第一商业》关键词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1  来源: 郑州晚报  
  商业回顾

  荣耀五年之晚报回顾

  □晚报记者 刘渊 祁京/文 赵楠/图

  

  我们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们心安;我们记录,是为了时光流转使我们坚强。五年的时间,也许并不长,但再次回头梳理的时候,图像又浮现眼前。今天,就像许多年后的某一天一样,我们翻开保存已久的照片,开始又一次美好的回忆。

  二次商战

  “带鱼大战”、“鸡蛋大战”,随着北京华联进入郑州,又一次商战就以这样一个方式开始了。激战过后,各家盘点自己的得失,发现在郑州的商业环境下,已经不可能单凭价格战来吃掉对方。于是,“错位经营”就成了各家老板经常念叨的事情。这一年的《郑州晚报》城市地理版上,关于郑州历史的记录勾起了许多人的记忆与希冀,而其中关于二七广场的描述,则让人看到了郑州人对于商业复兴的渴望。

  国有企业

  我们把目光从历史投向了未来,通过连续8期对于国有商业的报道,我们对正在改制中的国有商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报道,读者可以从郑州国有商业的起伏之中,获得一些新闻之外的体验。

  非典时期

  在非典时期商业的一片萧条背后并非没有希望,5月16日,《郑州晚报》出版消费专题《非常时期消费忙》,5月23日,《郑州晚报》以《非常时期非常商机》为题,发出了对非典过后郑州商业爆发的信号,记者刘渊的一语道出了当时郑州商家的希望,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疫情总会过去,生活仍然要好好过。面对如许的商机,郑州商人,除了行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市场证明了这种预见的正确性,经过6月的恢复和调整,郑州商业在传统淡季7、8两月中开始大爆发,市民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被完全释放。而以北京华联为首的许多企业也在利用非典时期调整过后,进入更良性的发展时期。可以说,是2003年的非典考验了郑州商业,也让郑州商业成熟起来。

  金博大

  2006年6月2日,我们用了将近三个版的篇幅,以《当金博大成为往事》为题,对实现了顺利交接的金博大进行了分析和报道。力图用更加冷静和简约的方式,将金博大的过往和未来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公众获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抛开简单的地域性思考,从更有意义的地方去看待发生在金博大身上的一切,我们会发现,金博大的故事其实和悲壮无关,它只是成长中的郑州商业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商业地产

  蓬勃发展的商业地产继续为郑州注入着活力,但同时,简单的卖铺反租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于是,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商业地产的转型之上,通过我们的一系列报道,业界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共识:当商业地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须由简单的卖铺反租上升为整体营销策划的跟进。

  汇龙城

  2000年,郑州中诚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郑州汇龙城项目。2002年9月,汇龙城与百盛“第一次亲密接触”,但百盛在汇龙城开业前三个月突然撕毁“婚约”。“初恋”失败为汇龙城日后多舛命运埋下了种子,在匆匆开业后不到半年便因经营问题而关门歇业。

  2003年6月,汇龙城迎来了第二次婚姻,“结发夫君”中诚置业隐退,北京远望控股,同年9月汇龙城二度开业。但好景不长,2004年4月,位于地下一层的普尔斯马特超市因“消防整改”而停业,随后大部分商户也开始撤出。

  对于这样一个受到业界关心的话题,《郑州晚报》发出了独家新闻《汇龙城真相调查》,一时间,这篇报道成为了郑州商界的谈资。

  商业盛典

  2004年1月13日下午,《郑州晚报》组织的“2003商业盛典”在索菲特国际饭店开幕,这次商业盛典是第一次由媒体组织的商业评比活动,为郑州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之后的所有评比活动都因袭了这次商业盛典的套路。

  当商业盛典进入了第五个年头的时候,除了荣耀,我们没有别的话要说。

  郑汴一体化

  面对2006年对郑州影响最深远的事件郑汴一体化,我们的报道更要坚持独特和敏感。通过连续4期和《汴梁晚报》合作的报道,我们提出了关于郑汴一体化背景下的商业融城猜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始终坚信,商业的发展是城市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对商业的关注,其实就是对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未来的关注。

  西区开发

  如今的中原商贸城正在朝流行百货和复合型业态的道路上前进,争取把碧沙商圈做成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消费中心,而在4年以前,除了宋玮和他的同事,还没有几个人敢想像,在已经衰落的碧沙商圈中会出现这样一个商业企业。就像当年《郑州晚报》的大型系列报道《碧沙商圈酝酿复兴》中预言的那样,中原商贸城不但已经成长为西区的商业航母,而且把碧沙商圈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而这也是《郑州晚报》对区域性经济报道的成功之作。

  家世界

  调查性报道是我们的强项,对于商业领域,我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路。当家世界面临资金链危机的时候,我们展开了对家世界长达半年之久的关注和调查。而当这180天的辛劳化作一篇还能拿得出手的报道的时候,在我们心中,不仅是自豪,还有一种庆幸,庆幸我们又一次及时地记录了这个变化中的时代。

  紫百振兴

  刚刚在广州开完工作会议的紫荆山百货大楼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根湘开始对紫百进行全面的改造。放弃了传统的大众百货,改作礼品百货,新引进了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力图打造男性消费礼品百货全新形象。为此,张根湘提出了“虚拟扩张”的概念,即积极开发上游商品流通渠道,目标是获得国内外部分优势品牌的地区总代理(经销)权和特许经营权。张根湘认为,通过这种“虚拟扩张”模式,可使“紫百”在目前经营面积相对有限的条件下有效扩展经营空间。按照当时紫百副总刘小洪的一句话,“调整后的品牌结构已经超越了正弘,尤其在皮具箱包、珠宝、名表以及男装方面。”

  第一商业

  改变当然会给我们力量,但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梦想和坚持。在被广大读者和业界朋友关注和呵护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和坚守。从当年的《消费周刊》、《城市消费》、《第一消费》,到今天的《第一商业》。我们相伴走来,携手共进,风雨同舟,一路欢歌。

  每一次的改变都意味着奋起和努力。但更多支持我们奔跑的力量来自内心的品质。像过去的每个日子一样,我们仍然背负着“守望一个行业利益”的责任和复兴中原商业的美好愿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