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5版:悦读
3  4  
PDF 版
生命的巴颜喀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生命的巴颜喀拉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2  来源: 郑州晚报  
  《走出巴颜喀拉》之十《天路》
  《走出巴颜喀拉》之五《玛尼雅》
  创作中的李伯安
  《走出巴颜喀拉》之一《圣山之灵》
  李伯安和他的《走出巴颜喀拉》长卷的横空出世,震撼了整个中国画坛,为20世纪的中国画人物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幅中国美术史上最富民族精神的史诗性水墨长卷,被公认为是中国20世纪艺术的辉煌代表。他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构思依托,用群像式的构图,从黄河之源巴颜喀拉山画起,通过一组组苍茫凝重的艺术形象和浩然大气的节奏安排,寄寓了大河东流去的万古豪情,弘扬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并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黄河文明。

  李伯安画展在郑州、北京、上海、广州、太原的展出都引起了石破惊天的轰动,是美术界的盛世,也是河南的骄傲。今年5月2日,是我省著名画家李伯安先生逝世9周年的日子。为纪念其对中国美术的杰出贡献,我们特选载了河南籍在京的艺术家陈钰铭、张江舟、王颖生几位先生的文章摘抄,以飨读者。

  李伯安前行的足迹将成为后来者的路标

  陈钰铭(中国军事博物馆画家)

  孤独的一生,寂寞的一生,贫寒的一生,但李老师却将这样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艺术。一个终生视艺术为生命的人就这样寂然地走了,他前行的足迹将成为我们后来者的路标。他的坚定与执著连同毁灭一起写尽了人生难言的况味。对于这个微弱坚强的灵魂,对于他不懈探索和创造的精神,我们唯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因李伯安展开的话题感动着大家

  张江舟(中国画研究院画家)

  伯安先生的悄然离去与中国画坛骤然间对一个寂寞耕耘的艺术信徒的热情关注,牵动了太多善良的心。久于世故的画坛从没如此这般的感动不已,为先生生前本应获得却经久未果的艺术之路深深遗憾。善良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应为逝去的伯安先生,更是为中国画坛做点什么,于是“走出巴颜喀拉——李伯安中国画艺术展”、“世纪回顾——李伯安艺术研讨会”如期在首都北京和伯安先生的家乡洛阳举行。一切有关伯安先生的计划都在默默进行着。其间,众多与伯安先生相识与不相识的同行、同事,前辈与朋友为伯安,为因伯安而展开的话题默默地感动着。

  当我们将伯安先生柔弱的肢体重叠其鸿篇巨制《走出巴颜喀拉》之中时,相互映衬中,你会感受到一种肢体的逐渐消逝与精神的无限膨胀所形成的巨大张力。文弱腼腆的伯安终会被时间淡忘,而强悍不屈的伯安将流芳百世。

  在喧闹的尘世中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王颖生(中央美院壁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画家)

  十几年来在与伯安老师的交往中常常受益,从《墨韵通达天地宽》到《太行人》,到《走出巴颜喀拉》,完成了笔墨技术上的试验,从内容到思想完成了升华。时至当下,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们面临的诱惑太多,以画来求取声名和财富实在是太不直接了。能够潜心艺事,安贫乐道不知人生几何的纯粹艺术学子尚有几多?以财富而论我所见到的画坛成功者,尚不及一中产商人。想想伯安老师一生清贫,从不问财运何在,在喧闹的尘世中固守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实属可贵!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