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第一热点
3  4  
PDF 版
开展第一日,千余市民争看新变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开展第一日,千余市民争看新变化
本报征集“热爱郑州的100个理由”,等着大家的高见……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6  来源: 郑州晚报  
  95岁高龄的王老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到博物馆看展览。
  95岁的王碧岑老人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本报征集“热爱郑州的100个理由”,等着大家的高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郑州吃碗面条里面都要有沙子;现在的郑州,生活环境实在太好了,到处绿树成荫……”昨日,在郑州建设成就展开展首日,82岁的离休干部高秀山一边认真参观,一边不住感叹郑州发生的新变化。

  昨日9时,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建设工委共同举办的郑州建设成就展,在郑州市博物馆正式开幕。据不完全统计,展览首日共有千余名市民前来观看。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20日结束,每天9时~17时,市民可免费参观。

  晚报记者 裴蕾 王菁 王立恒/文 马健/图

  “我看郑州新变化”

  还有很多活动等您参与

  昨日上午,在简短的开幕仪式结束后,作为首批嘉宾,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才等市领导和专程前来参观展览的省建设厅厅长查敏一起,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本次展览。据悉,展览首日共有千余名市民前来观看。

  一起观看展览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世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郑州建设成就展集中展示了“十五”以来,郑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所带来的城市快速扩张,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丁世显说,本次展览活动是“我看郑州新变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郑州发生的巨大变化,本市还将举行市民摄影大赛,全市广大市民认为郑州哪里最精彩,都可以用手中的照相机拍摄下来参加比赛。同时,还将有DV看郑州以及书画大赛、征文等活动,希望全市市民能够积极参加“我看郑州新变化”的系列活动,反映郑州的新变化。

  市民眼中的郑州新变化

  讲述人:王碧岑(95岁,郑州大学教授)

  最早开辟的1路公交

  从二七广场到郑棉一厂

  现在郑州的公交线有190多条了

  “别看我坐着轮椅腿脚行动不便,郑东新区我都逛了5次啦!”昨日上午,在市博物馆内,由儿子推着轮椅观看“中原崛起看郑州”摄影展的王碧岑老人,兴致勃勃地边看边说。

  据了解,王碧岑老人原是郑州大学的教授,他对郑州自建市以来的变化用了4个字来形容:“天翻地覆”。

  “可能你们会觉得用这个词形容郑州的变化很俗,但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我真没想到郑州能建设得如此漂亮。”据老人回忆,郑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城区建设,记得1954年我市首次开辟了二七广场至郑棉一厂的1路公交,当时觉得这条线路都跑得好远了,谁承想,现在郑州的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有190多条。

  讲述人:程先生(65岁)

  博物馆30年前还是菜地

  曾经是条小土路的建设路

  现在建成了沿线商业圈

  65岁的程老先生驻足在郑州的老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深深地陷入回忆中。

  程老先生说,他出生在西郊、成长在西郊、工作在西郊,如今退休了,还是生活在西郊。如今的西郊这里有纪念革命先烈的碧沙岗公园,有建设路商业圈,有了现代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规划。但在上世纪50年代,西郊还一片荒凉,就连如今的建设路,当初也只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土路。而展览会的现场市博物馆,在30年前还是一片菜地呢。

  郑州这些年确实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只是我们一直生活在这里,逐渐的变化没有感觉出来。今天看到这个图片展,特别是看到这些老照片,一下子回忆起了那些尘封几十年的往事。

  市民提建议郑州未来咋建设

  郑州的建设可以学学威海

  打造碧水蓝天的宜居城市

  “郑州发展越来越快了,高楼大厦增多了,但道路还是显得有点拥挤。”在昨天的参观中,72岁的张先生说,他曾经在威海住了8年,威海市虽然没咱郑州市大,但威海市城市空气好,道路干净,适宜人居住。他希望咱们郑州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加大环境方面的投入,让市民能天天看到蓝天白云,将咱们的郑州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现代大都市。

  希望管理者加强规划意识

  让“挖沟”不再是不治之症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先生说:“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沟,不能叫郑州。”这个顺口溜已经流传数年了,如今还是这样。改造下水管道系统,填埋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电缆等,改造后确实能给市民带来方便。可为什么不能一次性彻底改造呢?希望我们城市的建设者们,能够进一步加强规划意识,最好能一次性把需要改造的地方做到位。

  绿城之名有些名不副实

  建议应多种些法桐当行道树

  宋先生已经在郑州工作数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郑州虽然取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但有些道路绿化不够。

  宋先生说,我们的市树法桐,夏日里树荫浓密,生长得也很迅速,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但近年来,郑州的行道树却少有选择它。例如中原路,道路两旁大部分是四季常青的松柏,可是松柏却有“好看不好用”之嫌。再有就是一些道路根本没有行道树,例如陇海路西段、中原路西段等。希望园林部门能尽快在这些道路种上行道树,给市民一份清凉。

  这是陈师傅拍的金水河照片

  高楼、流水,意境挺美

  “今年春天我用了4个半天的时间,把金水河的全程景观都拍下来了,请大家和我分享一下!”昨日,本报征集关于郑州城市之美的照片刊登出来后,引发了市民特别是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其中,62岁的退休市民陈光挥师傅给本报传来了几十张照片,再现了金水河两岸的美丽风光。陈师傅告诉记者,他从金水河航海路工人路段走到郑东新区东风渠段交叉口,共计拍了300多张照片。

  本报继续征集各类体现郑州之美和郑州之变的摄影作品,来稿请发至:peileilei@163.com。

  晚报记者 裴蕾

  征稿进行中

  道出热爱郑州的

  100个理由

  这座城市有哪些细节最打动你,是山水之美、活力之美还是人文之美

  我们总结出了几个,更多的等着您……

  郑州哪里最打动您呢?是景色的山水之美、城市的活力之美,还是这里的人文之美?请将您热爱、喜爱、难忘郑州的理由告诉我们,字数不超过100字,内容要求主旨清晰、简短明了。市民可以按以下方式参与征稿:

  拨打电话:67659999

  发送邮件至:peileilei@163.com wangjing80617@tom.com

  发送短信至:13838049220、13939041818、13838043602

  

  美丽夜色

  堪与上海媲美

  “以前我带郑州的团队去上海旅游,总是要加钱看上海夜景。而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让外地客人欣赏我们城市美丽的夜景了,而且我们是绝对免费的。”郑州某旅游公司总经理于俊得意地说。

  

  公厕免费开放

  显示城市胸襟

  在媒体工作的赵先生说:“市区内免费开放的公厕已经达到600个。一座城市的公厕数量、是否免费,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在这一点上,我们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