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创富周刊*故事
3  4  
PDF 版
大学教授的创业经验“找比你强的人合作”
梦想与现实,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创富故事
大学教授的创业经验“找比你强的人合作”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7  来源: 郑州晚报  
  

  一边手持“教鞭”论经营之道

  一边“下海”创业实战体验

  

  

  

  今年50多岁的李老师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郑州某高校的教授,还有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后首批“下海”的创业者。在88创富热线报道过的人物中,李老师是唯一一个要求不透露自己真实身份和姓名的被访者:“把我的经验和故事告诉大家,希望对年轻人有所帮助,其他的就不必了,呵呵。”在谦虚的背后,作为教授的她仍然保留着内敛的习惯。

  从老师到老板,“下海”过程一波三折

  创富记者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时,得体的装束、适当的修饰给人的印象是一位优雅的中年成功女士,当她告诉记者自己50多岁时,自信的言谈和爽朗的笑声丝毫看不出来岁月的痕迹。“我当时创业是因为一次深圳之行”。

  1991年,她和同事自费去了趟深圳,回来后,想法完全变了。

  “到了那里我才知道深圳人是怎么一个活法,财富的定义是什么。”回来后,李老师的思想就开始激烈地斗争起来,“到底该怎么做?是继续‘三点一线’式地工作,还是白手起家创业?”

  1991年下半年,她开了一家小餐馆,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当时的劲头还是很大的,但毕竟没有经验,不到两年就因为经营不善关门了”。

  有了开餐馆这个“热身运动”,李老师的经验和目光都发生了变化,1994年,她和同事、学生等一帮“穷哥们儿”开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到了1995年,这个公司的运转“做得相当不错了!”

  然而,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却再次放弃了已经在业界小有名气的公司,再次“白手起家”。

  “想自我提升,你必须找比你强的人合作”

  “我是一个思想观念开放的人,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比较喜欢和高端人士切磋。有一次我和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在半岛咖啡聊天。我问他,你们开发那么贵的房子谁买啊,他说总有人买的,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收入特高的高端人群。要赚就赚他们的钱。”

  这句话给了李老师很大的启发,经过慎重的考虑,她放弃了现有的公司,重新组合资源、再次走进市场。

  “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在公司还在盈利的情况下我却把它关了。我告诉他们,我发现自己现在没了激情和动力,这个公司再做下去也没有上升的空间了。21世纪是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的世纪。想自我提升,你必须找比你强的人合作,所以我选择了与一家很强的公司合作。”

  李老师推崇这样一句话:“惠普集团总裁凯莉说,一个成功人士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充分挖掘自己潜力的能力,潜力没有被充分开发的人就像是没有充分燃烧的煤。你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发掘自己最大的潜力。”

  这也是她认为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瓶颈的原因之一,“打破自己,才能有新的自己”。

  “前段时间中博会在郑州举行,我告诉我的学生,河南还是大有机会的。这批大学生毕业了自主创业的机会是很多的,关键就看你有没有那股闯劲。中原太需要有激情有闯劲的青年了!大胆去闯,不要满足于给别人打一辈子工,要想着自己做老板,并勇敢地付诸实践。”李老师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