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3版:娱乐新闻
3  4  
PDF 版
保护文化遗产 构建和谐社会
从河南农村走出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震撼了我
抵押房产拍戏欠债 杨家父子要借《杨光4》翻身
本周接替谢娜 李湘主持“快乐男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在厦门大学演讲吐露心声
从河南农村走出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震撼了我
坦言离开央视是因为恐惧,感觉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8  来源: 郑州晚报  
  6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杨澜应邀给厦大学子开了一场精彩讲座。一身白色套装的杨澜面带微笑,给人的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与优雅。登上讲台,杨澜一直解释说,她演讲的内容与学术无关,她只是在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她的成长。
  “我不是有心计的女人”

  问:你曾说过“成功要趁早”,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就是找任何机会,不要害怕表达自己。年轻的时候,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有勇气去表达自己,对于现在的选秀活动,我并不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通过这个舞台去表达自己。当初,我去中央电视台,也是从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的,那也算选秀吧!

  问:很多人认为你很有心计,在中央电视台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去读书,后来又到凤凰卫视……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吗?

  答:我哪有心计啊?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是一名当红的主持人,大型的活动都由我去主持。可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到我身处的环境极不安全。有一年春节晚会,共有6名主持人,多遍彩排之后,有一位主持的大姐,导演组突然决定不用了,但却没人去通知她。那一天,那位大姐兴冲冲拿着礼服到化妆间,化妆师说没她名字,结果那位大姐黯然神伤地走了。我当时坐在一旁,那一刻我似乎看到自己的未来就是这样。我当时心想,今天,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平台,有多少成功算是你努力的结果?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首先得站稳脚跟,不要沉迷在鲜花和掌声中,去寻找成长,去读书。我的一些成长并不是精心安排,只是跟随心里最真切的声音。年轻的时候不去搏一搏,什么时候还有机会?

  沈晓丽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

  当日杨澜的演讲主题是《成长与成功》,她说,这是个人人崇拜成功的时代,但登上顶峰的人毕竟凤毛麟角。对成功,我们的定义很狭窄,往往感觉付出太多,收获却太少。杨澜引用歌德曾说过的“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的话说,成功其实是向某个目标前进的过程,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是内在,在内心愉悦存在。”

  人生中有比成功更可贵的东西

  杨澜还深情回顾了一次最令她震动的访谈。那是杨澜对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的访谈。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10岁前没读过书,就在家里放羊、养猪。10岁的时候姐姐找到一个在教会学校读书的机会,就想让弟弟到香港去读书,而他父亲对独子要远行不大愿意,因为男孩大了可以帮忙干农活,但他妈妈却非常坚定地要送儿子去读书,这一走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父母在后来的大饥荒里都饿死了。

  杨澜坦言:“我当时听完故事,问崔教授,如果那个时候妈妈没有送你出去读书,你如今会怎样?其实在我以为他会讲教育改变命运,讲感谢妈妈的话。但崔教授却说,‘我宁愿当时妈妈没有送我出来,如果我当时留在农村,或许我一直不识字,但我父母或许不至于饿死。’这番话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杨澜说,获诺贝尔奖在很多人眼里是很大的成功,可是在崔教授眼里有些东西更可贵。“在采访当中,我曾收到一张方丈的名片,上面特别标注享受副局级待遇。人啊,对成功过于迷信,对成功的认识过于狭窄,会活得很辛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