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8版:大家聊吧
3  
PDF 版
保护“活着的历史” 让它们代代相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保护“活着的历史” 让它们代代相传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9  来源: 郑州晚报  
  大泽:今天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文化遗产日的到来再次提醒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融合祖先智慧与文化艺术的历史结晶,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与责任。

  张祖让:保护文化遗产要从娃娃抓起

  文化是需要传播才得以生存的,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最好的办法不是把它像古董一样收藏起来,而是要让它融入我们的生活,代代相传。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其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如今的孩子被网络、游戏、电视等现代的文化媒介所包围,自然培养不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一个“染”字,就是熏陶,给小孩子营造一个文化遗产的氛围,从小让他们接受这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会对文化遗产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出他们的兴趣,文化的传承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有兴趣,同样也会有很多创新的东西产生。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我们这一代艺人应该认真研究文化消费心理,通过现代的文化运营方式,把传统和当代、时尚和古朴的东西结合起来,政府应有重点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保护,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机会多接触这些文化遗产,作为家长也应多陪自己的孩子去接触这些文化遗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接触多了,自然会影响他们,培养出他们的兴趣,这样文化遗产就会后继有人,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郑啸:让文化遗产在市场推广中发扬传承

  有句古话叫“大浪淘沙”,历史是种很严酷的考验。所有目前能称为文化遗产的历史留存物,都曾风靡一个甚至数个时代,相伴在过往先民的一日三餐起居之畔。一句话,它对人们有使用的价值,所以即便不用保护,也红红火火日新月异。随着时光的斗转星移、生活方式的变异,许多事物就变成了文化遗产,仰着一副沧桑的面孔,静止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之外。比如,婚丧嫁娶的许多古老仪式,早已如恒河之沙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在发黄的线装书里看见。

  但也有文化遗产超越了历史的羁绊,反而枯树生新枝,在以经济价值计量一切的当代,焕发出第二次青春。比如,少林功夫、郑州庙会、河南豫剧等。从其发扬壮大的轨迹来看,无一不显示出市场运作的重要性。少林功夫刚开始是搭上了武侠电影、武侠小说的顺风车,后经少林寺的一番商业推广,少林功夫成了世界爱好舞拳弄棒人士心目中的圣经。郑州庙会则是在政府推动春节经济、旅游活动的宣传下,竟也在这日益现代化的都市中成为都市人过年的一道大餐。河南豫剧的再次兴旺,则是跟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的热播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由此看来,面对行将消失的那些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把它置之经济浪潮之外去考虑问题,任您再怎么忧虑,再怎么苦心孤诣,也只能是延续它一小段生命而已,人们还是会迟早将之忘记。

  最好的保护方法应是将之放在经济平台上,挖掘其特色以及市场价值,考虑迎合现代人的生活,进行市场推广和包装,使之重新“活”回人们的生活当中去,而不是存在于虚幻的历史背景里。当然,在进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被市场这张嘴念歪了遗产的“经”。

  吴志恩:护遗,人人都可以是参与者

  我们通常的印象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来自媒体、学者或民间艺人,好像离我们普通人很远,似乎也很不好做,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文化遗产的保护,恰恰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而且有许多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做得到,甚至会做得很好。

  是的,也许我们无法斥巨资去修葺一座坍颓的庙宇,也许我们不能亲自学习某种工艺以避免它的失传,也许我们更不能给某种民间艺术指明一条发展道路,但我们完全可以呼吁人们关注日渐坍颓的寺庙,从而贡献出自己能够贡献出来的一点财富,或一点力量。面对生活困窘的民间艺术家,我们也可以拿出一点点积蓄,收藏他们的一部分心血之作,哪怕给他们以真诚的赞美和由衷的鼓励也行。或许您所在的街头或路口就有祖上遗留下来的石雕在露天地里任由风吹雨打,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找人商议给它们保护的办法,使得它们延年益寿,也不给那些败家子们拿去“倒卖”的机会。

  “众人拾柴火焰高”,保护文化遗产,人人都可以是参与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