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豫剧名家虎美玲在人民公园为群众献唱 |
 | 纸质商鼎拼成“四鸟绕日图” |
|
豫剧、曲剧、木版年画、手工剪纸……这些都是河南文化的优秀代表,6月9日是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文化局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市民充分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据悉,当日我省有120余处文博景点免费或优惠开放。 □晚报记者 王冉/文 白韬/图
走进商城遗址广场 3600个纸质商鼎拼成“四鸟绕日图”
6月9日上午9时郑州商城遗址广场上就已热闹非凡了,由市政府主办、市文化局承办的“保护文物 共铸盛鼎辉煌”立鼎仪式在这里举行。3600名身穿统一印有文化遗产日标志的志愿者,每人手里拿一个纸质商鼎拼成了文化遗产日标志“四鸟绕日图”,也象征了郑州商城3600年的灿烂文明。
随后,郑州文庙还进行了“祭孔”表演,郑州城隍庙举行了“河南民间工艺展演”,引导市民参与到保护古都郑州及其他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
走进各大公园戏曲名家免费献唱
文化遗产日当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是走进公园、广场和校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群众中间。
9时30分在人民公园里,我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和贾庭聚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出。贾庭聚带来了《南阳关》《三哭殿》《血溅乌纱》的唱段,他铿锵有力的唱腔一下就吸引了很多观众。虎美玲的出现更让观众热情高涨,她为大家带来了《花木兰》里的著名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熟悉的唱词,一下就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走进校园民间工艺让您瞧个够
在郑州大学新校区当天举行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主要展示了木版年画、汴绣、泥泥狗、皮影戏等民间工艺。同时还有不少优秀的民间手工技艺现场展示交流。开封博物馆的郑先生现场为大学生们演示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而四五位剪纸的老人则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不断翻飞出不同的精美图案,使得同学们看到这些剪纸连连称赞。
关于“文化遗产日”给您说道说道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各种活动迎接这一日子,当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供游人参观。说起这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们河南的“宝藏”也是数不胜数,据悉,我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功夫、马街书会、朱仙镇木版年画、河南坠子、唐三彩等148项。其中既有能饱眼福耳福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皮影戏,也有能饱口福的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洛阳水席、开封马豫兴桶子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