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考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 晚报记者 常亮 图 |
|
恢复高考30年后,高考存废之争日盛,高考改革的任何话题都会吸引公众的目光,有专家称目前的高考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有人指出高考“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但无论如何,彻底废除当前高考制度的可能性不大,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两会”期间所言,“30年后,高考需要改革而非革命”。
彻底废除高考?
在恢复高考30年后,高考制度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争论,高考制度的存废、高考制度的利弊、高考制度如何改革一时成媒体关注的热点。
在众多批评之词中,最激烈的言论来自旅美华裔学者黄全愈,他撰文称应该“取消高考招生制度”。
黄全愈是《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他认为目前的高考基本沿袭了传统考试的体制,离现代教育差距甚大,高考“使我们错失许多综合素质一流的可造之材”。
与黄全愈废除高考提法一致的还有范谊,在今年“两会”上,他提出应该废止高考,并认为“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
“最不坏的制度”
与废除高考论相对的是反对废除高考论者,他们同样旗帜鲜明。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提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找到一种比高考更好、更合理、更科学的选才制度之前,废除高考录取制度显然不符合国情。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友渔套用丘吉尔的一句话评价当前的高考制度,它虽然有种种弊端,但又是已经有过的尝试或可能实施的选择中“最不坏的制度”。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认为,我国人口多,考生数量多,高考多考几次的做法成本太高,从目前来看,“一考定终身”还是成功者居多,一时失误的毕竟是少数。
高考改革,如何改?
存废之争之外,高考改革、如何改革更受人瞩目,诸多改革建议中,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和加强对中学阶段平时教育的考评呼声最高。
范谊提出“废除高考”后应在学生评价标准上改“一考定终身”为“综合考查学生表现和潜力”,还应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力,增加学生自主择校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学业记录、社会服务和技艺特长,用日渐完善的高中毕业会考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学术潜力考试取代高考。
而在2003年,黄全愈在全国各地办讲座,并提出、推介自己的“三合一”(高考+平时成绩+综合素质)新理念,同时“自主招生在数量上增加到20%,与80%的传统高考招生模式同时并存;参加各个大学的自主招生的申请者,必须参加高考……”
是否有改革的土壤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哈佛、耶鲁等国外大学在自主录取前,对学生初步选拔,主要看考生‘中学水平考试’成绩,这是大多数高校认同的标准化考试。而我们没有统一的‘中学水平考试’以供参考。”
“统一考试”与“自主招生”的争论也从未停止。
支持“统一考试”的意见,多是发自于对公平的渴望;肯定“单独招生”的观点,则大多出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雷颐曾指出,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大学自主招生制度,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也是大学自主招生。但这种制度的前提是大学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政府不得随意干预,而这一前提条件,是目前的中国大学所不具备的。
“要改革而非革命”
此前一项调查显示,92.8%的人认为目前高考制度还是要改革。但如何改革各方意见差别较大。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4月19日在做客人民网时曾表示,“高考需要改革而非革命”。
戴家干指出,不能再搞“革命式”的东西,什么是“革命”?先破后立叫“革命”,我们不能再做“先破后立”的事情了。打碎一个旧东西,再建立一个新东西,在革命时期是这样,而我们现在是一种改革的时期,那就要先“立”,一点点地“立”,然后逐步破除旧的。
“高考中的问题要不断地通过改革来解决,因为这样一项制度的建立,确确实实有它合理的地方,这种高考制度不是从我们国家开始的,其他发达国家现在也是逐步走向统一考试这个行列里。我们现在发生的问题,只能用改革来解决。”戴家干说。
晚报记者 宋振科 实习生 田栋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