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5版:深度
3  4  
PDF 版
高考改变中国命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高考改变中国命运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2  来源: 郑州晚报  
  一人赶考,全家动员,一次考试,敲定终身。这样的高考景象已经存在30年了,它仍在持续着。 晚报记者 王梓 图
  (上接C04版)

  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高考

  高考中的特殊词语

  高考走过了30年,进入而立之年。而立之年的高考也像我们一样,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岁月痕迹,比如龄限婚限、高考移民等。《新京报》对这些高考中出现的特殊词语给予了解读。

  “龄限婚限”,高考曾要求考生年龄必须在“25周岁以下”而且“未婚”。2001年4月3日这一限制被放开。从此,爸爸赶考、爷孙同校、夫妻同学的情景将成为可能。换句话说,你可以在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选择接受高等教育。难怪发布取消令时,教育部的言辞颇有豪气:“从此,80岁也可以上大学了”。根据报道,72岁的南京老人汪侠可能是当年最老的考生。

  “高考移民” 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分数线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高考移民钻的是高考制度的空子。不同地区的分数线和录取率差距悬殊。无所谓路途遥远、不在乎金钱精力,心怀一跃龙门的渴望,又有巨大分数落差的诱惑,即使有被检举的风险,这个买卖的性价比也是吸引人的。高考,这个沿袭多年、躯体庞大的选拔制度,要想轻易一个转身,规避所有问题,自然不可能。但是,投机的心态总是在暗处,既然有空子,就没道理不修补。除了年复一年不停地调适,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选拔机制应该更加多元。

  “新白卷生” 南阳考生蒋多多在高考时,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用双色笔答题。最后,她的该科被判为零分。作为新一代的白卷考生,蒋多多的举动至少提醒了学官:现行的高考,剔除其合理的一面,有些部分与这个时代有点不合拍。30年来,千万考生中没有产生一个钱钟书和吴晗,这两位“数学低能儿”被破格录取,终成文史大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他的阐释在中国变了味:教育即应试,高考不负责教你解决生活问题。

  “裸考” 很多学生——诸如少数民族学生、三好学生等都能在高考中获得加分权,没有这些资格的学生只能“裸考”。三好生、特长生、英烈子女,这些人都能在高考中加分。那剩下的考生怎么办?对不起,请“裸考”。高考,对他们来说真正是一次肉搏。照顾边疆困难地区的考生,这也是社会公平的一种表现。只要加分合理,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度”在哪里?既然光靠分数衡量有缺陷,为何要固执地把一切选拔都还原到分数上来。去年2月,教育部发文,要求规范高考加分政策。看来,大家不是不知道问题所在,只是需要做得更彻底。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