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讲诚信,是考试制度和考生的相互尊重。 晚报记者 马健 图 |
|
从1983年开始,高考几乎年年改革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宁波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提交了8000字的《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考虑废除高考的时候,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取代高考的新的高校招生体制。”范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要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一时间,高考存废之争成为热点。
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所言,30年来,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考制度改革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各种制度和考试上的改革一共有14次,要是从1983年开始来算,可以说一年多就有一次改革。从最初形式上的“统招统分”到之后的“双轨”,再到现在的“自费”“自主择业”;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分开考试,再到高校自主招生;在考试内容上,也逐步过渡到了“3+2”,再到“3+X”……这些都是高考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出的调整。
从全国统招到自主招生
高考招生方式在改革,逐渐打破了分数决定一切的状况。保送生、5%自主招生选拔,以及自2006年起在部分高校实施的通过“面试”直接入学的实验,高考招生正在走向多元化。
1984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保送生制度。198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扩大进行试点工作。有特殊才能或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推荐的方式不参加高考直接进入大学,这是对传统高考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1999年,教育部又完善此制度,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2001年又将每年2万人左右的保送生规模压缩至5000人。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各高校可以组织自主考试和面试初选,初选出的考生在全国统考中只要分数在该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该高校就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录取。自主招生的比例为该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到2006年,参与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
教育界人士指出,高考采取何种招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要录取何种人才,而招生方式多元化有利于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多元化选拔、多样化录取也是今后高考在招生方式上的改革方向。
从内容单一到多样化
从全国一张卷子到如今的分省自主命题,从最初的分科考试到后来的“3+2”“3+X”,高考在考题上逐步多样化、灵活化。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1998年,教育部提出“3+X”的新方案。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自主招生权,北京、上海开始试行高考自主命题。2004年,教育部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新举措扩大到上海、北京之外的九个省市。目前,“自主命题”的省市已扩大到16个,“自主招生”的高校也扩大到近60所。
从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
高考恢复初期,我国高校在招生上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统招统分”使人才培养完全纳入国家计划。1983年,国家提出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1984年又规定高校可以招收少数自费生,自此国家计划内的公费生和属调节计划内的自费生并存,高考渐渐演变成了“双轨制”。1994年,我国高校收费改革扩大到全国37所重点院校,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这样写道:1994年以前,我国对普通高校按计划招收的大学生实行公费培养、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政策,大学生的培养成本绝大部分由国家财政负担。1993年,普通高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5310元,占普通高校生均财政预算内、预算外教育经费支出6442元的82.4%。高校不得不想方设法甚至采取变相收费的办法筹措经费,所以就出现了“双轨制”。
1997年,我国高校招生实现全面并轨,所有的考生都成了“自费生”,也完成了从“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的转变。
晚报记者 宋振科 实习生 田栋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