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创富周刊·鉴宝
3  4  
PDF 版
捡大漏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捡大漏啦!
10元买块明代玉带板 专家说值2万元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4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李亚洁 图
  晚报记者 廖谦 图
  晚报记者 廖谦 图
  □晚报记者 李亚洁

  6月10日,郑州古玩城负一楼。一件装在古弓箭上的玉(韦碟) 、一块明代玉带板、一只清仿明的铜炉和一只祖传莲花口日本瓷碗等七八件不错的东西、“宝贝”,出现在鉴宝会现场,这让围观的市民增长了见识,特别是杨女士家那只价值两万元的明代玉带板,真是捡了大漏,才花了10元钱。  

  清代仿明代小铜炉 估价1500元

  “看看我这个小炉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东西?”市民王先生拿给专家一只小炉说,“有人说是明代的,有人说是仿的。”

  这是一只高约6.5cm、口径9cm的三足双耳素面香炉,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款。“从造型、包浆、材质看,应是清代仿明代的铜炉。”鉴定专家赵新来和刘建洲看后认为,明代铜炉的材质是合金铜,色泽略呈紫红色;而王先生的这只铜炉是纯黄铜,具有清代的特征。经评估,该仿古铜炉的市场参考价为1500元。

  明代玉带板 估价2万元

  仿古“望子成龙”玉

  估价三千元

  该物略呈圆筒状,下端没有纹饰,呈平面,上端呈斜面,雕有一只蟠龙,尾部还有一只可爱的小老鼠,构图和谐有趣,寓意“望子成龙”之吉愿。

  “这叫玉 ,古时射箭用具,是掌握射艺的标志,后来渐渐演变成了佩饰。”古玉鉴定专家王凌华说,“但它是新仿的佩饰,用的是和田青白玉,玉质不太好,块大且有石性,瞧这蟠龙头处还有裂纹,做工很粗。”最后,经玉器鉴宝专家杨汉臣和王凌华商讨,给出了3000元左右的估价。

  大众收藏鉴宝会周日上午举行

  时间:9:00~11:00 地点:郑州博物馆负一楼

  □晚报记者 李亚洁

  

  也许,对您来说,不知道那件祖传之物该不该“珍藏”,那件“淘”来的古玩是不是物有所值,千挑万选花高价买来的“宝贝”是否“走眼”,很多早年藏品不知该以什么价格转让……那么就带着它们来到大众收藏鉴宝会吧,这里有来自省博物院、文物单位和从事该行业研究几十年的老专家,他们将会给您值得信赖的建议。

  鉴宝预告

  “这是明代的玉带板,和田白玉,毫无疑问。”当鉴定专家王凌华看到杨先生家的一块玉佩时,非常自信地表示,“双层镂雕、展翅高飞的仙鹤、缥缈的祥云、拉丝工做的卷草纹等,都是明代典型的特征,而且包浆旧气厚重,工艺精美。”

  “上月刚买的,你猜花了多少钱?”杨先生笑着告诉专家说,“才10元钱,从一堆玉器里挑出来的。”

  “捡了大漏啦!”王凌华说,“这种材质和工艺的玉带板,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在2万元以上。”

  据介绍,玉带板原是古代缀附在革带上的玉片,后来成了官服上的装饰之物,为唐代李渊所创,明代结束。它只出现在唐、宋、元、明时期,样式有长方形、方形、半月形、桃形等,材质有金、银、铜、象牙、角质和玉石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