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创富周刊·人物
3  4  
PDF 版
林鹏:从跋涉者到领航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林鹏:从跋涉者到领航者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4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李亚洁/文

  马 健/图

  ■记者手记

  

  跋涉者的心

  在林鹏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张镶水晶框的照片,林鹏像是在引吭高歌。

  “这是2005年元旦的一次团拜会上,我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超越梦想一起飞》。”林鹏告诉记者,为此他配乐排练了100多遍。可见他对每一件事的执著。

  林鹏有一个梦想——通过自己和企业的努力,让河南6000万农民富裕起来,使生活在农村的人也能像生活在国外的大农庄一样。林鹏说,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但他认为,整个社会的产业链条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未来的100年内,中国有望成为这样的国家。

  农民太苦了。出身农民家庭的林鹏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的财富观里,更多谈到的是如何用钱建立起一个农村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富起来,让孩子不再因为贫困而辍学,不再因为贫困而在医院里无医救治。他说,企业盈利了才能生存,而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传播爱,企业生命才能持久,企业的价值才更大,员工的工作也才更有意义。

  “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无效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无用的,除非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虚无的,除非有了爱。”林鹏即兴给记者朗诵起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论工作》里的一段话。这段话一直激励着他激励着他仁爱地工作。

  他说:“工作是眼睛看得见的爱。”带着爱心去工作,纺织出来的布帛仿佛你深爱的人来穿,烤出来的面包仿佛你深爱着的人来吃,酿造的酒仿佛你深爱的人来喝,写的文章仿佛是给你心爱的人来欣赏。工作就是爱的传递,工作就是梦的飞翔,让生命充满激情,让知识在工作中变成许多人生命中享受的一部分,让个体的生命来丰富更多人的生命。世界充满了爱,你便可以张开怀抱,静等幸福的不断降临。

  用脚跑出来的“营销大王”

  公司全年销售额1300万元,他完成了580万元。

  

  1995年元旦前夕,林鹏到一家上海公司应聘业务员。在香港回归前,世界各地100多个品牌的饲料添加剂都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当时公司招了13个人,要淘汰7个。规则很简单:一人跑一个省,一个月后,能拿回来10万元订单的留下,否则走人。

  “当时河南市场没有人愿意来,我说我去吧!”1995年元旦,林鹏从郑州火车站出来,小伙子感到有些茫然:从哪儿下手呢?公司一无产品介绍,二无价格表,三无交货方式,一切得靠自己去了解。

  林鹏是用脑子做业务的。他想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省畜牧局。在这里,他如愿得到了所有饲料行业的资料,并根据相关资料,制定出相应的销售策略。26天后,他跑遍了河南省17个地市中的10个,挨家挨户地走访了140多家客户。

  这26天是对他意志的磨砺。在许昌被人抢,损失260多元钱;在鹤壁,遭流氓敲诈不服,被暴打,耳朵蒙了半个月;在开封,包被小偷偷了。就在月底回单位汇报工作前一天,林鹏把所有的票据、资料整理好放在包里。

  “我摸清了这个行业市场的情况。”林鹏脚上的鞋子已经烂得实在不能再穿了。可是,他只拿到了7万元订单。

  临行前,他在郑州火车站看到一家鞋店正在处理皮鞋,就想买一双新鞋换上。“记得是30元一双的那种,谁知道刚蹬上一只,放在旁边的包就不见了!”林鹏回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太彻底了,浑身上下只剩下上衣口袋里的一张返程车票了。”

  “回公司后才知道,我的销售业绩排名第四。”林鹏说,“我就跟领导分析我所了解的河南市场,并向他保证,只要再给一个月时间,我每月的销售额不低于10万元。”林鹏被破格留下来了。1995年,公司全年销售额1300万元,林鹏完成了580万元;1996年,公司全年销售额达到2700万元的时候,林鹏8个月就完成了1000万元。林鹏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营销大王”。

  1996年8月,林鹏再一次选择了离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牟取暴利,香港公司开始作假,把原来的1吨稀释成20吨来卖,这不是坑老百姓吗?”林鹏强烈抵制,最后愤然辞职。

  

  8年磨一剑,放飞梦想

  “太阳说梦想是红色的,充满激情与火热;大海说梦想是蓝色的,充满深情与广阔。当太阳在海面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地平线上便有了红色和蓝色的完美组合。”

  

  在林鹏看来,奇迹都是在年轻时创造的。

  1996年8月,林鹏刚从上海那家公司辞职,决定自己干。善于学习和总结的他,手里已经掌握了饲料行业几乎所有的“秘籍”。

  “万事俱备只欠‘资金’,”林鹏说,“那时激情满怀,四处打听合伙人,一共谈了二三十个人。”这些人当中,有搞建筑、期货、房产、百货和钢材的等。当时饲料行业整体挺赚钱。

  “我在饲料行业积累了厚厚一摞材料,有生产、销售网络和技术,唯一缺的是钱。”林鹏说,“毕业4年来,一直在这个领域,也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把这个饲料生意做大,这是一个大方向。”1996年8月,林鹏终于找到了合作人,并注册了一家饲料有限公司,第一个月就销了1000多吨,第二个月开始赚钱,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为行业里的知名企业,林鹏也成了这个行业里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1998年秋天,林鹏再一次选择离开。当年10月,河南宏展农牧集团第一家分公司——河南宏展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当时只能租赁一家民营饲料小厂。”林鹏说。但是,在他的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太阳说梦想是红色的,充满激情与火热;大海说梦想是蓝色的,充满深情与广阔。当太阳在海面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地平线上便有了红色和蓝色的完美组合。”这正是宏展集团1998年10月诞生的红蓝商标,也是林鹏和他的团队追梦的境界。

  如今,林鹏用了8年时间,使河南宏展集团从16个人增长到1500多名员工,拥有了14家子公司,20多个商标,年销售额超10亿元,站在了饲料行业的“第一梯队”。今年4月13日~14日,2007中美农牧企业世纪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举办,林鹏以“中国现代成功企业家典范”的身份应邀参加,资料显示,河南宏展集团“已跻身中国饲料行业15强。”

  以家庭的名义,事业可以缓

  “以事业为借口,不尽孝心;因为工作忙,而不顾家庭。都是不对的。”

  

  有很多人总是把家庭和事业排序,林鹏不以为然。

  “以事业为借口,不尽孝心;因为工作忙,而不顾家庭。都是不对的。”林鹏说,如果是创业初期,废寝忘食是可以理解的,但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了,已经足够了,尽量不要再透支属于家庭的时间了。

  林鹏有一个活泼快乐的家。谈话中,他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听了她稚嫩的咿呀声,放下电话,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女儿刚1岁半,可爱极了,现在会喊爸爸妈妈了。”

  “如果父母生病,你就该回家,来到他的身边。”2003年非典时期,还在内蒙古老家的母亲不幸生病,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几经周折让母亲从沈阳飞到郑州。“虽然家里有姐弟照顾,但作为她其中的一个儿子,你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不尽自己的努力。”林鹏说。如果不是应酬,他很少到大饭店吃饭,最爱吃的仍是东北大炖菜、生菜蘸酱等家常菜。平时总是想办法抽时间陪陪父母,给母亲做几个爱吃的菜。

  在高中、大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打工挣钱成了林鹏岁月的最重要部分,他深知钱对贫穷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林鹏说,自己现在有了一些钱,首先要改善家人的生活,起码要帮助周围的亲人、亲戚和朋友生活得更好一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