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1版:国际新闻
3  4  
PDF 版
日本死不认账分文不给 德国7年赔偿59亿美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都在二战中犯下严重战争罪行 同样面临劳工赔偿问题
日本死不认账分文不给 德国7年赔偿59亿美元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4  来源: 郑州晚报  
  德国前总理

  华沙下跪请罪

  这是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

  日本前首相

  5次“拜鬼”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2001年上任以来,先后5次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为日本右翼抹杀侵略历史推波助澜。

  12日,国际上有关战争赔偿的两个案例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日本最高法院驳回曾被绑架到日本做苦役的中国劳工的赔偿要求,另一个是德国宣布全部完成对强制劳工的巨额赔偿。这也使人们进一步明白了欧洲国家和人民为何能够原谅和重新接纳德国,而日本至今难以得到国际上多数国家,特别是亚洲邻国的谅解和信任。

  德国 赔偿表明苦难已得到公开承认

  德国“纪念、责任和未来”基金会6月12日正式完成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当局强征的劳工提供赔偿金的历史使命。近7年来,基金会共计向166.5 万劳工支付近59亿美元赔偿金。德国政要表示,这些象征性赔偿尽管无法弥补劳工曾经遭受的苦难,但可以表明这些苦难已经得到公开承认。

  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12日在总统府邸举行仪式,庆祝“纪念、责任和未来”基金会完成劳工赔偿。克勒说,12日是德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好日子”。他说:“通过这些象征性赔款,受害者所经受的苦难在被遗忘数十年后,已经得到公开承认。这是在通向和平和和解之路上迫切需要的一项行动。”

  自2000年设立以来,基金会共向波兰、美国、尼泊尔、泰国等98个国家和地区的总计166.5万名纳粹劳工提供了一次性赔偿金,每人获赔额在2500欧元至7500欧元,总额约为44亿欧元(约合59亿美元)。

  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已经支付各类赔款和赔偿金约640亿欧元,但在“纪念、责任和未来”基金设立前,没有一笔赔偿金直接到达劳工手中。“这正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个基金会和这些赔偿金。”德国总理默克尔说。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当局从其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强抓壮丁到德国充当劳工。据统计,当时约有1000万至14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劳工被迫在德国军工厂、矿山、企业和农场从事苦役,其中许多劳工被折磨至死。

  日本 驳回中国劳工赔偿请求

  同样在12日,同样面临战争赔偿问题,日本的做法却很为人所不齿。日本最高法院12日驳回了二战期间中国劳工刘宗根等6人要求日本政府对战时他们被绑架到日本大江山矿山当劳工给予总额约1.1亿日元赔偿的上诉请求。

  在战争赔偿问题上,日本政府一直不愿意承担相应责任,总要找出各种理由拒绝赔偿。在众多的战争赔偿诉讼案中,日本法院虽然认定当时的日本政府和有关方面有“非法行为”,但总要以诉讼“时效已过”、原告不能向日本实施《国家赔偿法》前的政府行为索赔、“个人无权索赔”等为由,拒绝原告的正当要求。日本最高法院在今年4月27日一天,就驳回了中国“慰安妇”、受害劳工案等5起诉讼请求。

  今年3月,由于无人买账,日本“亚洲妇女基金”尴尬收场。这一私人基金会成立于1995年,旨在对日军强征的“慰安妇”给予赔偿。但是,由于赔偿不带官方色彩,许多受害者拒绝领取。

  文图均据新华社

  态度决定一切

  马上评论

  如何解决历史认识问题

  日本是矮子 德国是巨人

  在涉及历史认识问题时,人们总倾向于把德国和日本摆在同一个桌面上掂量。通常,比较的结果是,两国在反省战争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上判若云泥。德国,唯恐反省不深刻,唯恐态度不真挚,唯恐他人不原谅。而日本,唯恐国内有识之士反省,唯恐国际正义声音批评,唯恐昔日受害者翻出旧账。

  12日发生在德国和日本的两起看似孤立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人们的这一印象。正如“纪念、责任和未来”基金会所体现的那样,只有“铭记”过去、认清“责任”,才能通往“未来”和解之路。这是德国政府赔偿的出发点,也恰恰折射出日本政府不愿赔偿的背后“思想活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