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要闻快读
3  4  
PDF 版
5月居民存款锐减2784亿 再创历史月度最大降幅
国台办: 台推动加入联合国公投 台海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 志愿者报名已超过52万人
鹤壁市文化中心 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三馆合一”: 1+1+1>3
就所谓“共产政权受害者纪念碑” 中方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鹤壁市文化中心 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三馆合一”: 1+1+1>3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4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卢曙光

  实习生 丁 垒

  一栋大楼底层为群艺馆,二、三楼为图书馆,四、五、六楼为博物馆,市民到图书馆看书看累了可以到博物馆看看文物,还可以到群艺馆欣赏舞蹈训练……这就是鹤壁市新建的文化中心,将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三馆合一”集中建设,“三馆”既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以较少的投入得到了较大的回报,产生了“1+1+1>3”的效应,为中小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三馆”合一新思路

  几年前,鹤壁市的“三馆”跟今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原来的“三馆”均位于山城区,设施陈旧,办公条件十分落后:原图书馆阅览室面积不足50平方米,阴暗潮湿;新书极少,借书证年办证量仅有300多个;原博物馆没有展厅,不具备陈列展览的条件,5万余件文物长期保存在库房;原群艺馆设备多为上世纪70年代购置,陈旧落后,开展活动受到很大制约。

  鹤壁市委、市政府搬迁到新区后,新区的文化设施仍是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满足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鹤壁市委、市政府从鹤壁地域小、人口少、财政不够充裕的基本市情出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决定建设一个集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三馆”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并于200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

  与老“三馆”相比,新“三馆”面积大大扩展,平均每个馆超过6000平方米,各类设施较为完备,各项功能明显增强,是广大居民群众学习、休闲、娱乐的新场所。“三馆”都拥有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整体,“三馆”的文化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整合和循环利用,为群众提供图书阅览、文物参观,观看和参与各种文艺表演等“一站式”服务。

  如今,鹤壁市文化中心正在成为该市群众休闲娱乐的新去处、文化发展的新亮点、外地游客观赏的新景点,同时,还是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