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第一热点
3  4  
PDF 版
两市研讨郑许经济联动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郑州向南 许昌向北
两市研讨郑许经济联动发展
郑汴融城成现实,郑许一体化为期不远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5  来源: 郑州晚报  
  夏普 制图
  在中原城市群率先推进郑汴融城的同时,地处郑州南80公里的中原城市群的许昌市,正在谋求与省会郑州开发的深入合作,合作的主题定为“产业对接、空间对接”。由许昌市政协主办的“推进郑许产业带发展座谈会”昨日在许昌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0余位领导、专家出席。

  □晚报记者 张勤

  发展“郑许产业带”时机成熟

  中原城市群要联动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目前,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存在着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4个大型城市群。2006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竞争力中,中原城市群最强。

  从我省来看,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共同组成了以郑州为龙头的城市群经济区域。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内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流十分活跃,经济联动发展的市场框架基本成型了。

  >>>郑许经济联动发展之基础

  占了“天时地利”之机

  郑许经济联动发展有优势,也有基础,是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选择。

  理由一:郑州和许昌位于京广产业带上,郑州明确提出了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着力发展郑东新区;许昌确定了城市建设向北拓展的发展思路,实施了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

  理由二:许昌不是大城市,也不是老省会城市,经济流向早就已经和郑州紧密结合,许昌市民对于推动“郑许经济联动”的意愿很强,积极性也很高。

  理由三:郑州和许昌的产业各有优势,联动发展有利于把全省的汽车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在港口经济方面,拥有郑州国际机场,按照《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到2010年,郑州国际机场国内航线达到60条以上,民航航空吞吐能力达到800万人次。要实现目标,需要郑许之间各部门的相互配合。

  加快城际快速通道建设

  许昌市建议,加快修建双向八车道的城际快速通道和郑许轻轨交通建设,撤销俎庄收费站,既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又能释放郑州和许昌的经济发展潜力。

  重点推进郑许产业带发展

  许昌市在报告中建议,应该充分利用郑许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粮食的空间和产业对接。比如在食品工业,郑州的优势和发展重点是速冻食品,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位置,而许昌的优势和发展重点是面粉、生鲜肉加工等,属于上游位置,双方可以对接。在服务业方面,郑州是全国的重要商贸中心、物流中心,许昌则在特色市场上具有优势,花卉苗木、中药材、农机配件等都有全国性的大型特色市场,可以对接。

  >>>郑许经济联动发展之共赢

  郑许对接后可能是这样的

  促进双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有利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就郑州和许昌而言,六大支柱产业中,食品、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等四大产业是全省布局最密集的区域,拥有11个产业集群,有色金属、石油及煤化工两大产业也有很大发展空间。推进郑许空间和产业对接,将有利于把我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进而加快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有利于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从郑州来看,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推动郑许空间和产业对接,将获得诸多受益。如利用郑许产业上下游的关系,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

  许昌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南大门,在空间和产业对接中,能够积极承接郑州辐射,加快自身发展,促进豫南、豫东南的发展。

  生态环境好,人们出行方便

  由于许昌的生态环境良好,拥有61万亩的花卉苗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城市绿化率达到4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平方米。因此,在郑许产业带发展过程中,郑州可以利用许昌良好的生态,增强城市发展质量。

  同时,利用许昌较强的物流能力,发挥郑州航空港的作用。如筹备建设郑州国际机场许昌候机大楼,吸引豫南、豫东南7市的旅客在许昌候机。

  >>>郑许经济联动发展之建议

  为郑许产业带发展

  领导、专家建言献策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以及省属职能部门对发展“郑许产业带”发表了看法,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

  城际快速道路尽快开通

  省政协副主席 陈义初

  发展郑许产业带,首先要尽快建设城际快速通道。另外,轻轨的规划目前初步确定要从郑州修到新郑机场,能否考虑将轻轨线延长到许昌。同时,要考虑加强对机场的建设。

  首先要将新郑、长葛做大做强

  郑州市政协主席 杨惠琴

  加快拓宽107国道进度,确保今年登封至禹州和郑州到石人山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促进郑州、登封、石人山、许昌环形旅游线的形成。要推进郑许产业带发展,首先要将新郑和长葛做大做强。

  实际上是“郑汴许一体化”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耿明斋

  与其说是郑许产业带,不如说是郑汴许一体化,是三个城市的同城化。通过同城化的发展,在三个城市中,各种要素可以无障碍地流动、对接,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生活水准和观念上都会有所推进。

  10个方面发展郑许产业带

  省交通厅、国土资源厅、郑州市发改委等职能部门

  从10个方面发展郑许产业带: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业、交通业、金融业、电信业、旅游业。请继续阅读A05版

  话说许昌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郭沫若

  许昌一直以来就有“三乡”之称,即“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腊梅文化之乡”“中国钧瓷文化之乡”。在昨日召开的“推进郑许产业带发展座谈会”上,许昌市政协主席董晋平在向领导和专家推介许昌市时先介绍了一段历史:公元196年,曹操迎汉显帝迁都于许,使许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演义》120回有52回涉及到许昌,郭沫若先生曾讲“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许昌的区位优势突出,距离郑州市区有80公里,距离新郑国际机场只有50公里,京港澳、兰南、许登、许亳、郑石等高速公路在此交会成“米”字形构架。京广铁路、禹郸地方铁路从许昌穿城而过,国家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也在境内相会。

  吉祥之名:许昌,许昌,“许君以昌”

  董晋平主席说,许昌是一个吉祥的名字,蕴含着“许君以昌”的寓意,而事实上,许昌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南大门,也确实有很多丰富的资源。

  许昌的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原煤储量120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97亿千瓦时。许昌还是全国烟草生产基地,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集散地,禹州的钧瓷更是名冠天下。现在,许昌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力电子、烟草、金刚石、发制品、食品、纺织等优势产业,培育出许继集团、许昌卷烟总厂、黄河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