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2版:中原访古
3  4  
PDF 版
宋代雕砖“上演”宋杂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宋杂剧雕砖上雕刻着杂剧的各种人物角色,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宋代杂剧人物的角色行当和装扮——
宋代雕砖“上演”宋杂剧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6  来源: 郑州晚报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的起源向来与中国古代乐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河南,这里的先民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先祖在中原这块大地上劳动生息的同时,陶冶先民情操的音乐歌舞也应运而生。后来,多个朝代在中原大地建都,更是催发了戏曲艺术的长期繁盛。可以说,中国戏曲从起源到形成,都离不开中原大地的滋养。

  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的贾湖骨笛,安阳殷墟出土的3500年前刻有“鼓、龠、舞”字样的甲骨文,都表明先民们的音乐歌舞技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禹州出土的周代巫傩青铜面具,则无疑是戏曲脸谱的上古先祖。

  戏曲源头在中原

  □晚报记者 曹继慧 通讯员 董焱

  

  在河南博物院的二楼七厅陈列着一组温县宋墓出土的杂剧人物雕砖和散乐表演雕砖。散乐表演雕砖上雕刻着持笛、大鼓、腰鼓和拍板等乐器正在进行演奏的散乐人物,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到了宋代的乐器及其演奏情况;杂剧雕砖上则雕刻着杂剧的各种人物角色。通过他们不仅使我们能了解到宋代杂剧人物的角色行当和装扮,同时也能了解宋代杂剧的表演过程。这些宋代雕砖的出土再次验证了“中国戏曲之根在中州”这一学说。

  雕砖中

  蕴涵着戏曲文化

  墓葬中发现了宋代杂剧雕刻

  温县宋代墓葬中出土的杂剧雕砖,就是当时戏曲表演的真实再现,也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宋代中原和北方地区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的杂剧图像,多用砖雕,嵌于墓壁,也有少数在石棺上用阴线雕刻。

  宋代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和石棺雕刻的主题,都是表现墓主人生前家居的生活情景,尤其是表现墓主人夫妇“开芳宴”的情景。“开芳宴”,就是饮宴时要备乐,有散乐和乐舞,后来又盛行杂剧。因此,墓葬中便有杂剧雕刻的发现。河南温县宋墓杂剧雕砖为浮雕砖刻,线条流畅,尤重细部刻画,为北宋雕砖艺术的代表作品。

  宋代是中国戏剧形成时期,当时称作杂剧。宋杂剧的表演及角色行当的情况,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告诉我们,宋代杂剧的角色主要有五种:末泥色、装孤色、引戏色、副净色、副末色。但戏剧界也有人认为宋杂剧的五种角色是:末泥色、装孤色、装旦色、副净色、副末色,引戏即男扮女的“装旦”。这些宋杂剧雕砖形象生动地将宋代杂剧展现在我们面前。

  河南博物院的专家介绍说,宋杂剧的几种角色除装旦色外在温县杂剧雕砖中均可以找到。

  出土的这些雕砖中有的人物手拿竹竿,大约为末泥色(一说引戏色);有的雕砖人物头戴硬壳展角幞头,褒衣博带,执笏,应是装孤;有的雕砖人物根据其穿着特征为副净;还有的雕砖人物手指插于嘴中吹口哨,为副末。若按杂剧段数分中央戴簪花幞头执立轴画或执扇者为艳段戴展脚幞头执笏者与戴东坡巾托包袱或执骨朵者为正杂剧,浑裹簪花吹口哨者与托鸟笼或叉手者为杂扮。这几块宋杂剧雕砖人物以不同的装束和姿态向我们展示了宋代杂剧角色及其表演片断,将那精彩的一瞬定格在雕砖画面上。

  另外,从宋代杂剧雕砖上面的人物形象来看,当时杂剧装扮已经有了服饰上的简单区分,如装官的、装村民的等,另外也运用了少量道具,常见的如引戏随身携带的扇子、装孤所拿的笏板、副末所持的杖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