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1版:封面
3  4  
PDF 版
农业路 渐渐远离农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农业路 渐渐远离农业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6  来源: 郑州晚报  
  阿番 图
  □晚报记者 苏瑜

  农业路始建于1970年,因当时位于市区北部农业耕作区,故名。2000年,东起107国道,西至南阳路,长5.84公里、宽29米,2004年拓宽改造,通往西区。

  当年名副其实的

  “农业路”

  一个“老郑州”曾经这样评价郑州:10年前,只有在农业路才觉得是在城市;5年前,开始觉得郑州三环道以内都是市区,而近几年,到中牟、龙湖买房,甚至居住在开封、新郑等周边区域,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遥远了。

  郑州是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农业路则是郑州城市区域扩大的一个缩影。农业路的命名充分体现出那个以农为纲的年代。37年前,农业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农业”路,作为郑州市区位置最北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东风路1990年修建)。东至花园路,西至南阳路,不长的街道很是狭窄,稀疏的建筑物之间夹杂着大片的农田。

  农业路两旁单位很多,农学院、农科院、种子公司散布在路旁,处处都体现出这条路的“农业”意味。20多年前的农业路区域,如同是郑州城市的后花园:今日的水上乐园,当时是一塘塘的莲藕,盛夏季节,满眼碧绿,蛙鸣十里;今日的省博物院,当时是园艺场,春季花香四溢,金秋硕果满枝;今日的省新闻出版局,当时是一洼洼稻田,从插秧到收割,全程展示着农民的辛勤劳作。这一切都给城市里的孩子们提供了无穷的乐趣:钻荷塘、钓青蛙、拾稻穗、摘苹果,在无忧无虑中尽享田园之乐。

  变迁中的美丽

  上世纪80年代,农业路的建设开始快马加鞭。那时,南阳路至文化路一段还是土路,1983年10月,沿路15个单位集资20万元(不足部分国家投资)修建该段道路。翌年5月开工,12月竣工,西自南阳路东至省会计学校,长1824米、宽7米,柏油路面,同年,省会计学校向东一段完工,至此,农业路才成为一条柏油马路。

  市民张先生回忆说:“1982年初夏,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加入建设者的行列,在今天的铁道警官学院门前平整道路,挥锹抡镐中品尝着创造的快乐。接着,这条路快车道和慢车道之间的隔离带上遍植桃花,成为郑州市一条极具特色的绿化路。阳春三月,碧桃盛开,蜜蜂飞舞,整条马路成了花的世界。人在路上行走,仿佛在花海中穿行,那种感觉别提有多爽。可惜的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些桃树陆续被伐去,这条桃花路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2004年,郑州市一直处在“改头换面”之中,农业路也被拓宽了。对拓宽感受最深的当然是司机,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说:“农业路打通后,行车确实比原来方便多了,以前从市东边到市西边,都是绕道黄河路、金水路,有时候还要绕道外环。现在不同了,从东到西,直达!”

  现代感越来越强

  渐渐远离农业的农业路其实可以称之为一条“文化”路,在和文化路交会处东西不长的那一段街道,拥有许多著名的科研院所和学校。农科院、农学院、郑州九中、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学院、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商业学校、河南机电学校等,吸引着莘莘学子。河南省博物院金字塔式的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河南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的象征;依托其文化底蕴的奥斯卡影都,设计独特的文博花园,无一不彰显着农业路的文化魅力。实力雄厚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向全省人民传递着现代文明的成果。

  郑东新区的建设给农业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悉,今年下半年,中州大道与农业路交叉口立交桥即将开始建设施工,如此一来,农业路交通要道的职能将更加完备。行驶在农业东路,一座座新的建筑让人感慨万分,曾几何时,动物园附近还荒凉一片,只不过几年时间,农业东路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身边的世界越变越小。日新月异的农业路已经让我们这些老郑州不敢相认,给我们留下过美好回忆的农业路,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憧憬。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