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秦麒杰
用“突飞猛进”似乎尚不足以形容奇瑞近年的发展速度之快。一个在2000年的销量只有5500台,要“挂靠”才能获得车型“准生证”的民族汽车企业,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年产销30余万辆轿车,掌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研发等核心技术,部分车型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的大型汽车集团,奇瑞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营销之路。
新政策在2005年的奇瑞年度商务会议上提出,并且几乎立刻就遭到了部分经销商的反对。反对意见主要是奇瑞旗下的产品销量不一有好有坏,分网之后有的商家拿到的是市场反应较好的车型,而有的则相反。
如何端平这一碗水?奇瑞认为,产品是否好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家本身的实力和销售经验。在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的带领下,奇瑞的管理层做了大量的说服和劝导工作,同时尽量将不同的车型搭配在各个分销网络中,分网过程中也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调整,尽力确保经销商的利益。在这样的强力推动下,新政被义无反顾地执行了下去。
据统计,在执行分网销售政策后的2005年,奇瑞汽车的销量达18.9万余辆,增幅高达117%;2006年更达30.5万余辆,一举进入国内乘用车企业前四名。巨大的进步固然有车市回暖的因素,但新的分销政策改变了经销商的经营重心,奇瑞终于在营销模式的改革道路上走出了重要而且正确的一步,并为第二阶段营销模式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