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己女儿的画前,说起女儿,他显得格外开心。 晚报记者 廖谦 图 |
|
□晚报记者 纪宇 实习生 乔治
立 业 篇
在合适的时间抓住合适的机遇
“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抓住了合适的机遇”,这两个合适,其实说明的是成功背后的大量准备和面临机遇的准确眼光。
1998年,电力行业还是一个垄断特征比较明显的行业,电力安装工程很少对外招标,但是一件发生在他身边的小事,让他决心介入这个行业,用自己推崇的服务与合作理念承接工程。何向东看到了市场上急需优质配电服务的需求,“我觉得未来的市场一定会向需求方侧重,民营经济完全可以成为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我们能够成为国企永远的合作者”。
争取别人没看到的“试验商机”
在电力安装行业,何向东的第一个起步源于他争取到了一个别人忽视的商机。
1998年之前,何向东的生意可以说是销售各种市场紧缺的商品,利用“空缺”赚取利润。但1998年遇到的一个机会,使他开始注重积累资本,并且决心在电力行业干下去。
“那时候我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凡是具有高压电力设备运行的单位,在设备运行的1~2年需要做‘电气预防性试验’,这是一个不太公开的市场环节,如果我们能提供这项试验服务的话,一定会有所作为。”
机会来了,但是何向东手里没有足够的启动资本。购买设备根本没钱,最后还是借了妻子的“养老钱”。当时,妻子刚巧从原单位提前离职,单位付给了一笔3万元钱的补贴费用,何向东瞄上了这笔钱,推心置腹地给妻子做说服工作,描绘美好的前景,终于把这笔钱“借”了出来,这是全部的家当。
何向东组织人员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用电单位被他们的工作质量和诚信服务所感动,工作预约接踵而来。此后,何向东通过加大硬件投入,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取得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承装三级、承修三级、承试五级的资质。
“机场高速路照明”让他一炮打响
真正让何向东在业内“一炮打响”的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艰巨工程。2001年,新郑机场高速公路建成,为了保证6月1日能够送电,留给整个路段的电缆铺设、路灯照明工程的时间只有1个月,而沿途27.5公里的距离需要跨过很多村庄,这是很现实的困难,何向东上前了一步。
“我记得铺设电缆的那几天下着大雨,高速路周边的土地泥泞不堪,还要抢时间尽快挖好沟作好准备,从早上5点多开始一直到深夜,我们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连轴转,吃住都在工地上。”
从当年4月27日开始,到5月30日送电,何向东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新郑机场高速路泡了一个月,整整瘦了8斤。
“那时候有激情,干出来的活不完全是追求效益,更多的是不能失去机会,大家都感觉有困难的事情,假如我们能做好,才能展现企业的活力,在业内树立信誉。”
机场高速路照明工程顺利完工后,黄河二桥等一系列供电工程找上门来,要求何向东承接工程的单位络绎不绝,公司规模也逐步壮大。“其实,困难也是机遇,只要随时准备好迎接挑战,把握住每一个溜过身边的机遇,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对于自己的成就,何向东认为自己只是在合适的时间抓住了合适的机遇。请继续阅读C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