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殊考场内,只有张晓东一名考生。 |
|
□晚报记者 熊堰秋 通讯员 王炎军 张宏涛 文/图
一个考场内,只有一名考生。3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考生的健康状况。两名监考老师一边监考,一边调整着电扇的风量大小和风向。昨天上午,中招考试第一天第一场,为帮一名病残的农家少年圆中招考试梦,新密市设立的一个“特殊考场”牵动了众多人的心。
特殊考场
5名工作人员陪一名病残考生
昨日8时30分,位于新密市职教中心的中招考点内,第470考场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卧床自学的农家少年张晓东,终圆参加中招考试的梦想。
离中招开考还有20分钟,两名挂“监考”胸牌的老师就站在了考场门口。考场内,3名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紧张地帮架着双拐的张晓东往椅子上坐。张晓东无法像常人那样坐直,医护人员还拿起枕头和床单,帮他垫在椅背处。
8时30分,在两位监考人员和3名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一场特殊的考试开始了。
特殊考生
病床上自学,上考场“检验”自己
“今天的考试感觉不太理想,因为有些题目没见过。”10时30分考试结束后,张晓东一边谈考试的感受,一边向众人报以微笑。
张晓东说,他今年20岁。4年前,他刚刚上初一,便被检查出患了强直性脊椎炎,由于无钱医治,病情在两三年内迅速恶化,后又被查出身患股骨头坏死。双病缠身的他坐不直,站不稳。他的病情被本报报道后,河南亚太骨病医院将他接到郑州治疗,并为他免去两三万元的医疗费。
为了参加中招考试,他一边接受院方的理疗,一边在病床上复习。
“自己都病成这样了,为啥还念念不忘参加考试呢?”面对记者的询问,张晓东说,自己因病含泪辍学后,在病床上很寂寞,读书成了他打发病痛和寂寞的最好方式。看到同班的伙伴都升上高中了,他也想参加一下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特殊作文 作文里写到妈妈的辛苦,泪洒考卷
看到穿着病号服前来参加考试的孩子,张晓东的舅舅杨宏伟和妈妈杨大凤站在考场外面,眼睛一直湿湿的。
面对镜头,张晓东的舅舅杨宏伟痛哭失声。他说,为了让孩子忘掉痛苦和寂寞,家人就依着他的意思,从邻居家的孩子那里借来了初中的部分课本,让他在病床上自学。
杨大凤告诉记者,看到儿子病床上还这么好学,心里感到安慰,但也很伤心。作为母亲,她想得更多的是孩子的病情,如果能把孩子的病治好,好学的孩子肯定会再入学堂的。
张晓东告诉记者,考试作文他写的是《那一次我很内疚》。在文章中,他写了自己内心对母亲的内疚。因为父亲和他一样得了强直性脊椎炎,所有的家务和农活都落在母亲一人肩上。多年劳累的母亲才50多岁就身患多种疾病。他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自食其力,并凭自己的劳动报答母亲。想起这些,泪不禁流了下来。但由于身体原因,在规定的时间内,他的作文未能写完。
监老老师说,张晓东身体不能活动,医护人员估计他最多能坚持一个小时。但直到9时45分左右,医护人员发现他脸色不好,他才同意被扶起来。在考场内活动了两分钟,他接着又要求赶紧答卷子。
特殊爱心
身体条件如果允许,张晓东可到新密任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为了能让病残少年如愿参加中招考试,新密市教文体局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张晓东办好了参加考试的手续。新密市有关领导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张晓东随时可到新密市任何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哪怕这次中招考试成绩不理想。按照政策,张晓东每学年还可以享受到1500元生活费补助。考虑到张家的困难情况,在学费方面也可予以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