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秦麒杰
尽管目前进口汽车的关税也已经下降到最低,但是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好处。
由于种种原因,在如今的进口车市场上,消费者即使购买几乎相同配置的车时,国内的价格也远远超出欧美等国外市场上的价格。
“天价”令消费者生畏
宝马M6在德国的价格为1065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10万元,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却卖到近180万元人民币;雷克萨斯GS430在美国的建议零售价为51500美元,相当于约40万元人民币,但是在国内的价格却大约在74万元。
不过通过国内外汽车市场上的价格比较,消费者对于厂商人为制造汽车国内外巨大价格差距的做法感到不满。“小车”当“大车”卖,普通轿车当高档车卖,高档车当豪华车卖,最后豪华车卖出了天价。
价格走向合理化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影响,目前国内的合资企业中高档车的价格逐步趋于合理化。比如主流的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南北大众、上海通用等中高级轿车的门槛已在20万元以下。这种中高级轿车的价格下调,将会直接对进口高档轿车的定价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来自韩、日的进口品牌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例如起亚今年在中国市场投放的欧菲莱斯,其在中国的价格与韩国国内的售价就很接近,其中2.7L V6售价28.8万元,而这款车型在韩国价格是3460万韩元,相当于约29万元,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配置差异对价格的影响,但是如此小的价格差,在国内进口车市场上可以说是非常少见。
竞争是最大推动力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副部长石耀东认为,对于进口车市场来说,推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做法是大势所趋。但必须承认的是,解决价格问题的关键在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车价的过去及现在,是中国自身具有的多种因素和条件与全球化等外来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既决定了以往的高车价以及现在的价格战和未来的与国际市场接轨,也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日后中国车市竞争过度,车价甚至可能会低于全球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