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鉴宝现场 |
|
□晚报记者 李亚洁/文 白韬/图
6月23日的鉴宝会上,两面身价不菲的唐代铜镜、一套西汉甗、两件和田白玉雕成的玉镯和玉佩等成为亮点,并激活了现场交易气氛。估价8000元的葵式宝相镜成为众人交流买卖的焦点——虽然因身价过高而未成交,但一只普通的现代蟋蟀罐经讨价还价,终以120元现场成交,活跃了现场气氛。
雀绕花枝
唐代花鸟铜镜的典范之作
“真东西,唐代菱花花鸟镜,典型的雀绕花枝,参考价1.2万~1.5万元。”当鉴定专家赵新来和刘建洲宣布宝物的身份时,乐坏了持宝人。
“没想到一个小镜子还挺珍贵哩!”来自新密的王老汉看着自己珍藏几十年的“传家宝”,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父亲留给我的,当时也不知道它多宝贵,想着是个古物,一直放在箱子底下。”
经测量,这面小小的铜镜,直径仅有10.7cm。镜子分内外两区,纽座周围有四雀四花枝,四雀翔飞于四枝折枝花中,花枝有叶有苞,形式一致;外区在菱花形的周围点缀着蜂蝶、花枝,内区与边缘纹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诗意浓郁的花鸟小景。唐代有诗“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就形象地描述了这类镜子的形状和纹饰。
这就是西汉人的蒸锅,它叫甗
孟先生带来了一件十分稀奇的物什,它由圆嘟嘟的两三件长满绿锈的铜器组成。
“它们是这样组合的,这是下面的鬲,这是上面的缶和甑。”鉴定专家赵新来一边说,一边将它们组装了起来,“这就是古人用的蒸锅,鬲里放水,甑里放食物,中间有箅可以通蒸汽。”据专家鉴定,该物应是西汉时期的东西,从纹饰、材质、造型和使用痕迹看,虽然与当时的日用蒸锅很相似,但可以断定是明器(即常说的“随葬品”),市场参考价5000~6000元。
这两件“宝贝”花了杨先生两万多元,是从新疆买回来的,专家认为他买得值。瞧,那糖白玉玉镯,色泽自然,雕工精细,采用镂雕、透雕等多种工艺,上面有蝙蝠、钱币等吉祥纹饰;三层透雕的龙凤玉佩,主图案一面为龙,一面为凤,工艺繁复细致。据专家称,这个玉佩光是工钱就得几千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