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秀文成了假新闻的受害者 |
|
香港娱乐十年 我们的点滴记忆(一)
编者按: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毋庸置疑已经远远逝去了。只是何止电影呢,综观其他,比如唱片业也如明日黄花,娱乐业除了弄一些偷拍之类的无聊之事似乎也已经无大作为了。缩水的香港娱乐业是否从此就一蹶不振了呢,至少,在那些风花雪月的人和事都已经逝去之后,有些东西也许还是应该被我们记住并且也被这个时代所记住的。
10年了,香港的娱乐业总体来说似乎在不停地向祖国大陆靠拢。娱乐圈是个很善忘的地方,然而,总会有些事情总让我们永远记得。过去10年,香港娱乐圈的生态环境改变了,相应地,我们也为读者总结出了娱乐圈的十大变化。
①狗仔队
手段:偷拍、跟踪艺人等
影响:使得艺人和记者关系破裂
于1995年创刊的《苹果日报》,以成立全港最强狗仔队做卖点。从此,艺人和记者的对立面越来越大,关系破裂。
有此为证:2006年8月,阿娇在马来西亚演唱会后台换衣时,遭到香港狗仔队偷拍,照片更被刊登在香港周刊《壹本便利》的封面上。
②做新闻
手段:单凭想象力撰写新闻
影响:与艺人关系更恶化
狗仔队偷拍到艺人的活动,凭画面及想象写成一段报道。后来更发展到在没有任何证据下编写报道,或将艺人的说话断章取义来迁就。
有此为证:2005年6月9日,郑秀文因私人理由缺席加盟某签约仪式,外界揣测颇多,2005年6月15日晚,还传出了郑秀文的死讯。
③艺人门户网站开Blog
手段:利用网络开博客
影响:增强知名度、澄清不实新闻等
博客的出现,令艺人有自由发言的空间,不怕意思被曲解。此外,艺人可利用Blog来自我宣传、提升知名度,减少对传媒的依赖。
有此为证:徐静蕾的《老徐日记》带动明星博客高潮,香港明星在门户网站纷纷开博。
④韩流袭亚洲
手段:电视剧风靡香江
影响:韩国文化渗透各个方面
韩国在“造星”方面的努力,过去10年间已有收成了,韩国偶像元彬、Rain、宋承宪、全智贤、裴勇俊等,风靡全亚洲。
有此为证:剧集《大长今》推广了韩国的饮食文化和旅游,为韩国增进国誉,且带来莫大的经济效益,在香港火得一塌糊涂,然后蔓延到内地。
⑤电视台企业化多元化
手段:成立各种部门,介入艺人生活
影响:扩大影响面,增加财政收入
无线成立经理人部门,力捧签了经理人合约的艺人;成立知识产权部门,拥有旗下艺人歌星的肖像权;去年无线成立唱片部,剧集主题曲不再邀歌星主唱,而是由自己的艺人主唱。
⑥港产片递减,合拍片剧增
手段:迎合内地审批条件,减少暴力、粗口等
影响:争夺内地庞大市场
10年间,港产片由每年400多部萎缩至今年的52部。港产片没落祸起于1993年,由林青霞主演的《东方不败》劲收,引起跟风,各电影公司连环开拍同类电影,加上烂片充斥市场,港产片溃不成军。
幸而,内地庞大的市场成为港产片的救星,因此电影必须迎合审批条件,所以港产片也作了一些修正。
有此为证:以《伤城》为例,起用了徐静蕾做其中一个女主角,亦有别于港式警匪片,没半句粗口,更改掉香港人爱以洋名相称的习惯,互叫中文名字。
⑦代言人的兴起
手段:利用知名度作秀
影响:鼓了明星钱包
代言人是艺人近10年的新财路,代言人最多的产品就是纤体产品。由于内地市场大,能成为产品内地的代言人,更可收得天价的酬劳。
有此为证:钟丽缇连续7年成为某纤体公司的代言人,酬劳更是涨到7位数。
⑧偶像公开感情生活
手段:大大方方公开情事
影响:赢得更多人气和关注度
今年,黎明大方承认热恋乐基儿,陈冠希坦白承认与圈外人杨永晴在热恋。而谢霆锋和张柏芝小岛秘密注册更轰动一时。
⑨乐坛痛失巨星
手段:悲情离世
影响:香港娱乐圈一度陷入最低谷
2002年罗文死于癌症,2003年愚人节张国荣自杀身亡,12月梅艳芳子宫颈癌病逝,2004年鬼才才子黄霑过世,对乐坛造成巨大损失,有人更形容是整个上世纪80年代的乐坛消失了。
⑩选美没落
手段:选美人一年不如一年 关注度一年不如一年
影响:选美节目无人关注
无线香港小姐选美曾被誉为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天的观众对选美兴趣大减,此般场景跟朱玲玲年代全城关注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