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21版:第一金融*独家
3  4  
PDF 版
构建有特色的中部金融崛起之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构建有特色的中部金融崛起之路
访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 计承江
中原网  日期: 2007-06-29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来从严 程相伟 /文 见习记者 赵楠/图    

  

  三年前,初到河南就任人行行长的计承江,在面对宏观调控导致河南金融机构贷款大幅下降的情况,果断提出了“调控的实质不能一味理解为减少贷款,而应当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独特观点。这为随后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信贷方针提供了决策参考。

  三年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位置上已经任职三年的计承江,面对着金融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抢滩中部的局面,又会有什么样独特的思考和理念?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计承江。

  中原金融崛起之路

  “河南金融要崛起,就必须要构建一个综合的金融服务体系。”面对记者的提问,计承江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他关于河南金融发展的思辨。

  作为人行行长,计承江对河南金融行业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认识。针对在中部崛起过程中,河南金融要成为中部的领军者,发展之路应当如何走,计承江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

  在他看来,这个综合的金融服务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我省银行、期货等金融业比较优势,推动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金融资产规模、银行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前移,不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培育保险市场,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直接融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努力把郑州商品交易所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工业品、商品指数期货及期权的综合性期货交易中心。四是优化金融结构,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达的金融产业体系。五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六是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把郑州建成金融机构密集、运行高效、功能完善、环境优良、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带动全省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外资抢滩的冲击与机遇

  “17家外资银行来郑考察,汇丰银行或将首家落户。”本月初,省会银行界不约而同地传递着这样一则消息。尽管目前尚没有外资银行明确宣布入驻中原,但其到来却是迟早的事情。对此,计承江表示:外资银行的入驻,带给中原地区金融业的将是挑战与机遇的并存。

  “外资银行的进驻会给中原金融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这是必须肯定的。”计承江分析。首先,进驻的大多是国际上业绩良好的银行,与之相比,中资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正视这种差距,有利于中资银行产生强烈的紧迫感,这对中原金融业通过竞争而赢得发展,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其次,外资银行的综合经营和国际化的背景会进一步便利内地客户的国际交易,同时也拉近了中原金融业与国际金融界的距离,使最新的国际金融动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影响到中原金融业。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在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这体现在金融聚集的效应上,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州不仅应该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还应该进一步引进中资金融机构,只有达到种类齐全,机制灵活,产品众多才能称得上金融聚集。”计承江评价道。

  “另一方面,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进驻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在认识上也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简单沉思了后,计承江进一步分析说。当前国际上的先进金融理念已经渗透到中原地区,一部分国内金融机构通过引进国外战略投资伙伴,正在运用国际上相对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来改进自身的经营管理。也可以说,眼下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已经日趋国际化。这种竞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竞争,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原金融业,也预示了中原金融业的美好前景。

  金融“郑州现象”的另类思索

  “‘郑州现象’曾经为中原金融业赢得了荣誉,是中原金融业的亮点之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随着制度环境的变迁,我们也注意到‘郑州现象’有渐衰的趋势,为此,我们感到较为忧心。”谈起中原金融行业曾引以为荣的“郑州现象”,计承江不无忧虑地表示。

  他分析,形成“郑州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在于金融创新。在体制转型的初期,郑州的股份制银行率先将商业竞争的理念导入金融业,从而形成了以规模扩张为核心,并且符合市场要求的相对强势竞争机制,机制能量的释放,很快使郑州股份制银行的业绩在全国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郑州现象”又反过来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金融人才,这些人才目前仍在全国金融界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的银行业正在进行又一次经营转型,在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目标下,从经营的同质化到特色性,从传统业务到新兴业务,从角逐价格到确立品牌,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规模效益管理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协调的价值管理,从块块经营管理到流程银行再造等,一个现代化银行体系正在形成。

  “在新一轮的金融创新中,只要中原银行业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只要我们的经营人员不断强化新的知识积累,只要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为银行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郑州现象’是能够重现辉煌的。”计承江充满信心地表示。

  “中原银行”与“中部银行”之辨

  4月28日,在第二届中博会金融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提出了组建“中部银行”的建议。而与这个想法不谋而合的是,郑州市政府早就提出组建“中原银行”的构想。对于两者究竟谁更适合,计承江表示,“中原银行”会比“中部银行”更可行。

  组建“中部银行”,需要整合的是中部六省的金融资源。而组建“中原银行”,整合的是河南省内的金融资源。从目前的情况和政策操作层面来讲,组建“中原银行”应该是比组建“中部银行”更可行。

  对于中原银行的模式选择,计承江建议,可以把河南省的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1家城市信用联社聚拢在一起,以此为基础组建一家类似徽商银行的中原银行是比较可行的。但是对于中原银行组建模式的选择,计承江也有不同的看法:

  “不应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其唯一的目标或主要目标。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要尽快帮助现有的小金融机构化解由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使其步入良性轨道,将这部分弥足珍贵的金融资源效应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河南还应大力发展包括信托、租赁、典当、担保以及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组织等各种地方性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只有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金融组织协调发展,才利于河南省金融结构的完善,这样也才能为长远的河南省经济发展形成可持续支撑。”

  计承江,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南省分局局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河南省金融学会会长,河南省钱币学会会长,高级经济师。曾任原人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近两年,在《金融时报》刊登的《中央银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大有作为》、《县级人民银行前景广泛任重道远》、《中央银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任重道远》等10余篇文章,反响较好。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具有丰富的金融、经济理论实践经验,尤其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经验丰富。业余喜爱书法,中国书协会员,任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