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6版:娱乐聚焦
3  4  
PDF 版
测人智商+试人胆量=荧屏怪现象
奇怪现象拿“鬼”说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益智类节目抄袭国外 小学生领风骚 科教类节目装神弄鬼 上演恐怖大片
测人智商+试人胆量=荧屏怪现象

中原网  日期: 2007-07-03  来源: 郑州晚报  
  明星答题不如小学生

  内地选秀节目在经历了两年辉煌之后颓势尽显,而《幸运52》《开心辞典》等老牌益智节目也早已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此时恰逢美国Fox公司推出的新节目《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火爆荧屏,央视、陕西卫视、深圳卫视等立马跟进,竞相克隆。上周六晚,造势已久的陕西卫视《不考不知道》率先登陆荧屏,司马南、吴辰君等人竟无一过关,不得不对小学生“甘拜下风”。

  现场直击                 “借鉴”不走样

  在《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节目中,参赛者只需连续答对11道来自小学课本中的问题,就能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参赛者可选择偷看、抄袭、搭救三种作弊模式,失败者必须对着镜头承认:“我没有一个五年级学生聪明。”虽然各大电视台声称只是借鉴了该节目的创意,但他们的节目和原节目的核心内容完全一致,就连答题失败所说的话“对不起,我不如五年级的小学生聪明”也如出一辙。陕西卫视上周六播出了首期《不考不知道》,当过语文教师的司马南不知“噩”字的查字部首以及笔顺。汉语拼音有多少个声母?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在哪里?这些小学生们倒背如流,却让社会精英抓耳挠腮的情况经常出现。

  网友观点

  观点一:回味童年感受新鲜

  对这种节目形态持肯定意见的网友说,在这种大人与小孩角色互换的过程中,观众会发现自己也遗忘了太多曾经学过的小学课本上的知识,在快乐中回味一下童年生活挺好。也有网友认为,明星留给观众的大多是他们的光彩,看到明星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尴尬,没什么不好。

  观点二:哗众取宠毫无意义

  有网友认为,用这样的节目来比较成人与小学生间的“差距”是弱智的表现,是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的哗众取宠之作。

  观点三:纯属娱乐别太较真

  业内人士指出,向来光鲜亮丽的明星要接受小学生的挑战,并不是所有明星都敢尝试的。综艺节目的生命力本来就不长,观众的新鲜度不会维持很久,这类节目纯属娱乐,别太较真。

  专家说法             本土创意任重道远

  益智节目在国内荧屏已走过了近10年的历程,虽然各大电视台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内容普遍老套、缺乏新意。有专家表现出了担忧:“目前最红火的节目《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刚刚推出两个多月,国内至少有4家电视台克隆过来,就连央视全新改版的《幸运52》也在克隆。如何寻找出一条既符合电视本性,又符合大众观赏习惯的节目策划之路,是给所有中国电视人出的一个研究不尽的重要课题。”

  节目逻辑             发生奇怪现象先找“鬼”

  “这种节目的逻辑就是,发生奇怪现象了先往鬼身上推,节目的重心都放在有没有鬼、找鬼、是不是真的有鬼上了。”读文学专业的黄小姐说,这种节目往往最终也介绍不了什么科学知识。黄小姐举例一集《半夜“鬼”拉灯》中,两位老人家里的灯泡忽亮忽灭,怀疑是鬼在拉灯,夜里跟踪拍摄了半天发现没鬼,主持人又认为是小偷。结果小偷也没找着,节目又想起这间房是当事人死去大伯的旧宅,话题又重新回到对鬼的探讨上,还记录下大仙驱鬼的全过程,最后揭开谜底——电灯开关松动。

  观众声音

  声音一:很害怕

  《探索·发现》“葡萄牙少女灵异车祸”播出后,许多观众表示整晚睡不着觉,或者晚上不敢出门。

  声音二:被愚弄

  有观众在博客中发表了名为《忽悠,接着忽悠》的文章,提到了一集经典节目。“故事讲的是某村每天半夜都有怪叫声。传说这里出没野兽,夜里到村子作怪,最后竟然说那是村里一个胖子睡觉打呼噜!”要么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要么就连节目自己也解释不清楚。“撑了好几集,我跟着心悬了几天,结果啥事没有。”

  声音三:很爱看

  这几个科教栏目的帖吧里,都有一批忠实粉丝。 “讲道理谁看,这样才有意思。”观众黄先生说,“看了能笑,又能当恐怖片看。”

  专家说法     科教栏目过度猎奇不可取

  北大教授张颐武表示,“适度”和“谨慎”是现在科教栏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收视率的确是个生存压力。但改版后的科教节目,过度猎奇和生拉硬拽的现象开始出现。如果观众感觉多次被骗,慢慢也会失去对节目的兴趣。”张颐武还认为,许多观众向媒体表达观点时,说的都是传统意义上对科普节目的定位。但是实际行动又往往相反,不猎奇的他们不看。

  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