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郑州县市
3  4  
PDF 版
被骗进“鼠窝”如何脱身? 一个武汉小伙的经历值得借鉴
32名台湾同胞朝拜嵩山
新密环保局作风大整顿
村里人心里有杆秤 用他的名字称呼一座桥
荥阳高山镇首创“村财镇管”模式 杜绝一任村官一本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捐资三十多万元修路、修桥、助学,从不“声张”
村里人心里有杆秤 用他的名字称呼一座桥

中原网  日期: 2007-07-05  来源: 郑州晚报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是荥阳高山镇有这样一个人却不认这个理,他捐资修路、修桥、助学三十多万元,却从不“声张”。近日,“怪人”禹孟轩成了荥阳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村里人将新桥命名为“孟轩桥”

  7月2日,高山镇冯沟村汜河桥举行通车仪式,一辆辆汽车驰骋而过,行人过桥不再忧心忡忡。

  这座桥被村民称为“孟轩桥”。冯沟村书记陈运申说,汜河是黄河支流,以前河上也有桥,但桥体狭窄,仅能通过自行车摩托车,因为黄河泥沙沉淀,河底逐渐和桥体平行,当地人称作“漫水桥”。每逢雨季,这个连接村庄和外界的主要通道就被切断。

  陈运申说,由于各种原因,修桥计划一再搁浅。就在此时,从村里走出去做生意的禹孟轩得知后,决定出资二十多万元修建一座新桥。

  通车仪式上,禹孟轩没有露面。荥阳电视台记者曹哲回忆说,当时因为需要采访投资修桥的人,他们经由村委联系禹孟轩,但被拒绝。陈运申说,当时禹孟轩一再叮嘱,不要向外界透露自己投资兴建大桥的情况,但是村里人为了感谢这位老乡,还是“执意”将新桥命名为“孟轩桥”。

  

  该“声张”的场合一次也没有露面

  陈运申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冯沟村的道路泥泞不堪,每逢刮风下雨,村民们“寸步难行”,禹孟轩得知后,主动投资委托村委将村里的道路打通;听说村里小学进行校舍改造,他也是积极捐资,但是每次到剪彩仪式等该“声张”的场合,他总是借故推辞,“三次投资三十多万元,他一次也没有露面。”陈运申说。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禹孟轩,但当说出采访投资老家建设的事情,他笑了笑,借故有事拒绝采访。

  禹孟轩的事情在荥阳传开后,成为了诸多市民关注的焦点,一位陈姓市民认为,他的行为折射的是一种中国的传统优良品质,他的精神不在于捐资,而在于淡然对待自己的善行。

  晚报记者 王战龙 通讯员 王利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