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城市读本
3  4  
PDF 版
发生在胡同里的往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发生在胡同里的往事

中原网  日期: 2007-07-06  来源: 郑州晚报  
唐子巷的老胡同内很多古老的院落会令人感到时光流转

唐子巷是一条省会很少见的老街了,这里面有很多老胡同

主事胡同的老街道不远处就是东西大街的高楼大厦

如今的代书胡同经过改造,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小区

住在后阜民里胡同的人们习惯了平静俭朴的生活

前阜民里的街道上完整地保存着老郑州的记忆

  □晚报记者 苏 瑜/文 张翼飞/图

  

  郑州市老城区在历史上街道比较狭窄,名称多以街、巷、里、胡同为通名。虽然现在有一些胡同已经难觅踪迹,但仍抹不去人们深深的胡同情结。

  郑州胡同知多少

  郑州的胡同最早形成于元朝,明、清时期得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曾叫胡同的街巷共有32条,管城区最多。

  目前尚存的胡同有13条:大东胡同、刘家胡同、头道胡同、三道胡同、四道胡同、主事胡同、赵家胡同、德化胡同、光明胡同、建安胡同、幸运胡同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旧城改造,新兴社区、道路的建设摧毁了一批老街旧巷,已消失的胡同有19条:丁字胡同、北胡同、堂儿胡同、唐胡同、道学胡同、官井胡同、五道庙胡同、寺胡同、奶奶庙胡同、庙胡同、臧家胡同、康胡同、火神庙胡同、三官庙胡同、岳家胡同、平安胡同等。

  形成于元代的孙家园胡同是郑州历史上最早的胡同,位于管城区西南隅,因该地是孙家花园的旧址,故名孙家园胡同。清乾隆四年(1739年)奉敕在该胡同为李振业妻王氏建立砖牌坊,故于清末先更名为五道胡同,民国初期又改为砖牌坊街。

  位于陇海东路北侧的大东胡同是最长的胡同。清末民初,自芦汉铁路通车,京津商人来此投资建有大东铁工厂,建在东三马路,厂周围渐渐形成街道,遂定名大东胡同,长500米、宽5米。

  最宽的胡同则是位于西大街中段南侧的刘家胡同。清代称穿心胡同,因该胡同是在西大街的正中心向南到砖牌坊街的小通道,故名。民国初年,因该胡同居住的居民多姓刘,群众习惯称之为刘家胡同。长200米,宽8米。

  有最宽的,当然也有最窄的,郑州最窄的胡同是赵家胡同,位于金水区境内,形成于清代中叶,南起北关大街,北至东里路,该胡同内居住赵氏居民较多,故名。长100米,宽仅2米,土路面。

  生意兴隆的代书胡同

  管城区法院西街的南边有条长260米、宽4.5米的胡同,胡同的演变真实记载了代书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这里原来叫做黄殿坑东沿,早年是穷人的聚居地,街上住着一个私塾先生和一位讼师(古代律师的民间称法)。这里的穷人很少有识字的,谁家有红白喜事需要写文书都是请私塾先生帮忙代笔。后来郑州地方法院设在了这附近,胡同里打官司的人多了起来。打官司要先写状子,不识字的人就请那个讼师和私塾先生代写。

  慢慢地代人写状子成了一种职业,许多读书人就来到黄殿坑东沿,挂上“代书处”的牌子招揽生意,专门替人写状子。渐渐地,黄殿坑东沿便被人叫做代书胡同。

  代书胡同的兴盛不仅仅是因为毗邻州府衙门,代书胡同南边的驿站也贡献不小。明洪武元年(1368年),管城驿丞王敬祖奉朝廷的命令,在州治西南(即从今西大街口往西,路北一带)创建管城驿。驿站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驿丞是掌管驿站的政府官员。在当时,从长安经洛阳到郑州再向东到开封,而后通向东南,有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管城驿是从洛阳到开封间唯一的大驿站,出入或住留驿站的人员、车马等特别多,因而这个大驿站地位十分重要,名声远扬。

  民国时期,代书胡同里曾建了一个贫民工厂,安置城区贫民就业。当时负责此事的是郑县知事周秉彝。他选定了管城驿旧址,就是现今代书胡同南口西侧。

  如今的代书胡同已经远离了那种浓重的文化市场的气息,道路硬化绿化,方便居民;绿地栽花种草植树,花草争芳斗妍,树木郁郁葱葱。小游园里,花木自由生长,空气清爽,健身器材置于其间,居民健身、休闲,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郑州最早的胡同砖牌坊街

  说起砖牌坊街,准有人会问:牌坊是用来干什么的?

  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古代牌坊大多建在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上刻题字,用以宣扬封建统治者提倡的道德伦理,标榜功德。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

  那砖牌坊街的牌坊的主人是谁呢?她是清乾隆年间的李王氏。王氏乃儒生李振业之妻,李永宁之母,李敬勤之祖母。王氏温良端庄贤惠,17岁与李振业结婚,6年后丈夫病逝。仅遗一孩不满周岁,还有年迈的公婆和未成婚的小姑。

  王氏守节40余年,兴家立业,教子有方,子刻苦攻读,终入仕途,初任县丞,后升文林郎,孙更是文坛新秀,官至青州知府。群众颂“子则一夔独立,孙更诸英竞秀,此皆氏松柏贞操、兼济生民之所致也”。乾隆三年(1738年)郑州知州张公钺上奏朝廷,表彰王氏。高宗皇帝旌表王氏准建贞节牌坊,予以表彰。牌坊周砌以砖,有四柱三门,双层挑檐,圣旨牌高嵌正中,壁刻珍禽异兽香卉芳草,格外壮观美丽,群众俗称砖牌坊。后群众怀念王氏之德,即以砖牌坊为街名,后一直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位于街西头路北、建于乾隆四年的砖牌坊被拆除,街名改叫立新街。1979年恢复原名。

  砖牌坊街东西走向,东起平等街,西到西门南拐,长约340米,宽不足5米。其实,这条小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

  孙氏族谱记载,孙氏原籍山东省阳谷县,元朝末年,因避兵乱,由孙奉光携眷迁郑,住砖牌坊街38号。后来孙家子孙繁衍,在明、清两代,有的得了功名,有的做了高官,逐渐成为郑州城内的望族。

  孙家的宅院很大,出入的大门坐落在南学街北侧。砖牌坊街路北是孙家的后花园,园的东界超过卢医庙(现平等街北段),西边直至西城墙根(现西门南拐街)。园内种植了很多梨树,结的梨个大、味美、质脆、汁水多,为郑州名产之一。州府曾将这里出产的梨进贡给朝廷。每到阳春三月,梨花盛开,银白如雪,一望无际,淡淡的清香在空中弥漫、飘逸开来。当时居民们就把这街叫做“梨花巷”。

  张家义巷与主事胡同

  郑州管城区东大街南边有条小巷,名叫主事胡同。它南起书院街,北至唐子巷。路长270米,宽6米。胡同虽小,名气很大,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成名与明清两代的两位主事有关。

  在明隆庆以前,这里是条死胡同,俗称“闷葫芦”。若往书院街去,需绕道而行,很不方便。明万历年间,有义士之称的市人张大维,在巷南头置地数亩,除建房外,专门向南辟路一条,通至书院街,使多年的半截胡同得以贯通,这在当时确为善事。人们为感谢他的义举,将该巷改名“张家义巷”,并集资立小碑一通,以示纪念。此碑至今仍在,只是已镶入书院街路南正对该巷的北墙上。此后不久,原居东郊圃田的阴化阳举家迁此。阴化阳举人出身,入仕后官至户部主事,告老还乡后为安度晚年,特在张家义巷路东选址建宅。由于阴也算一个“大官”,所以该巷不久改名为“主事胡同”。

  巧合的是,清光绪年间,进士出身、曾任礼部主事的郑州人孟滢,晚年回归故里,也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他在该巷路西大兴土木,修建宅第。孟宅的整个建筑阔大宏伟,错落有致,为已陈旧的主事胡同新添不少光彩。只是后来因为城市改造,孟氏宅邸已不复存在,阴氏旧宅也多已改建,让人惋惜。

  现代人的胡同情结

  寻访郑州老胡同,感触良多,有一些胡同已经难觅踪迹,比如著名的代书胡同,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社区,新房新街,完全没有了胡同的感觉。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高兴的是,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推进,市民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悲哀的是,当钢筋水泥的崭新建筑替代了老街道、老胡同,那些古老遗迹所记载和保留的这座城市的历史也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了。

  走在胡同里,感觉还是很有趣的。有那么多名人故居,那么多的古树古碑,有些胡同虽然地处繁华街区,却很幽静,远离现代化的喧嚣,使人仿佛又回归到了从前,能够使人静思,追忆起许多往事,那感觉很温馨,很恬静。但这种感觉只是对胡同的表层感觉,真正的胡同文化不仅仅是四合院,不仅仅是历史故事,它还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市井风情和太多太多老郑州人的生活理念,而这些东西只有走进胡同才能了解到。

  在前阜民里居住了10多年的时先生说:郑州老城的确正在消失,可能有一天都见不到了。他们生活在这变化不大的街巷中,感觉真的很舒服。老街上邻居们亲亲热热像一家人,互相关照,这种关系是金钱买不到的。

  时先生的话只代表一部分胡同居民的心声,住在胡同里的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不走进胡同是不能了解的。高楼大厦在咫尺之遥,老胡同内房屋破败,街道坑洼,不少已经成为危房。这种巨大的落差似乎也说明了老胡同逐渐消亡的原因。胡同居民渴望能过上好日子,尤其盼望改善住房条件。郭家大院被列为保护文物后,还居住其中的主人也在盼望着有合适的拆迁政策。

  追求物质、贪图利益的人们,可以一掷千金开发商铺别墅,却不愿用有限的资金保护一些老建筑、老胡同。北京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保护四合院”行动,郑州是不是也该行动起来?不要等到我们的子孙将来问我们“什么叫胡同啊,过去的街道是什么样”时,我们无言以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