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年日本《朝日周刊》刊登的卢沟桥事件罪证。 |
|
70年前的今天,卢沟桥上一声炮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年后,3份异常珍贵的日军侵华一手罪证现身郑州。这些原始的文图资料全部是当年日本随军记者的作品,在“七七事变”爆发仅10多天后便开始以特别增刊的形式发行。昨日上午,市民杨翔飞展示了他几经波折从日本搜集到的这些罪证。
晚报记者 吴泳
实习生 张芳/文
晚报记者 赵克/图
当年耀武扬威,如今成了侵华铁证
记者在丰产路与经五路交叉口附近杨翔飞家里看到,这3份日本画报原件分别为《“北支事变”画报》第一辑、《世界画报<“日支大事变”号外 第一辑>》和《“支那事变”画帖》(引号均为记者加,日语“北支”指我国华北,日本右翼始终用“支那事变”、“进入中国”等暧昧字眼代替“侵略”)。《“北支事变”画报》第一辑刊物封面明确印有“朝日周刊临时增刊”“昭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937年7月25日)”等字样。《世界画报<“日支大事变”号外 第一辑>》则由“东京国际情报社”发行,印刷日期为“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支那事变”画帖》则是由当时的日本“爱国妇人会”印刷,作为“出征纪念”发行。
《“北支事变”画报》第一辑的封面上,一大群日本侵略士兵挤在刚被占领的卢沟桥上,一边挥舞钢枪一边狞笑。这本画报共31页,上百张巨大的新闻照片配着洋洋得意的日文解说。图文内容包括,“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的反应,日本记者在卢沟桥前线采集的最新消息,我国抗日军队第二十九军的详细阵地图等。书中的文字和照片几乎都是朝日新闻社的战地记者从中国战场上发回的报道,文字中充斥着“日本正义”、“斗志昂扬”等露骨赞美“皇军”的谬语。
丑化抗战女兵,令人义愤填膺
杨先生指着一篇题为《丰台民众信赖皇军》(报道称,卢沟桥附近的丰台居民,热烈欢迎日军的“解放”)的报道气愤地说,在这3份罪证中,充斥着这样歪曲事实、美化侵略的“假新闻”。
更让杨先生义愤填膺的是,《世界画报<“日支大事变”号外 第一辑>》竟不知羞耻地刊出《堑壕中的支那“花女军”风俗》。近10张图片全是我国抗日军队中,汉口、上海等地的随军护士、通讯女兵的生活照,文中则多处言辞不恭甚至暗示淫亵。
而另一篇图文并茂的《支那的抗日风潮》整整占据了两页,杨先生认为,这说明即使在日军很嚣张的时候,也始终对我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十分忌惮。
费尽周折收集,辗转运回郑州
杨先生介绍,这些刚刚收集全的画报,一些是他通过留日朋友直接从日本收集的。一些则是从国内的收藏同行处获得。日本政府现在严禁此类历史刊物出境,他朋友也是费尽心思、通过特殊渠道经别国转运多次才运回郑州。
省收藏协会有关专家认为,这3份画报目前在国内十分珍贵,有的甚至连博物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