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8版:郑州民生
3  4  
PDF 版
城市变化有多大 可来看看“规划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上世纪30年代的郑州有多大?上世纪50年代的郑州啥模样?2020年的郑州有多漂亮?
城市变化有多大 可来看看“规划展”

中原网  日期: 2007-07-0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规划图
  昨日上午,前来观看城市规划展的一名市民手搭凉棚,站在大幅的国际航站楼规划图前认真观看。
  昨日上午9时,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规划局主办的“郑州市城市规划成就展”在市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持续到7月25日,展览的内容有冯玉祥时代的郑州城市的照片、上世纪30年代、上世纪50年代、上世纪80年代和上世纪90年代的一些规划图以及一些郑州城市的老照片,还可领略郑汴一体化总体规划、火车站西出站口、航空港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到2020年郑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等一些最新的规划成果。

  晚报记者 袁帅/文 王梓/图

  拿着放大镜看展览

  昨日上午9时许,随着短暂的开幕式的结束,等候在市博物馆展览大厅外的市民就迫不及待的进入大厅,在现场解说人员的带领下,市民们都听的非常认真,并不停地向解说人员询问不懂的地方。

  记者注意到,在参观的人群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拿着放大镜在认真观看规划图,并不时的做着记录。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姓杨,退休前在铁路公安处工作,“我一直都很关注郑州的城市建设,特别是公园和游园建设,我也曾经多次向有关部门建议。”

  不到百年,城市扩大将近20倍

  冯玉祥版规划图是此次展览中最早的规划图,当时规划的城市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25万。接下来是上世纪30年代的规划图,规划城市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由于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无心搞建设,并未能付诸实施。郑州解放前夕,城区面积仅5.23平方公里,人口16.4万。

  上世纪50年代的总体规划用地63.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整个城市分区布局,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绿化系统比较完善。

  上世纪80年代的总体规划,规划用地面积71.2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85万,远景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00万。

  上世纪90年代的总体规划,规划到2010年,用地面积18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230万。城市布局调整为绿地插入集团式,主城区形成“一个核心”“三个中心”“三个副中心”的多中心格局,提出了重点建设“三港五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

  2020年城区面积要达500平方公里

  2006年~2020年的总体规划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辉煌灿烂的宏图:到2010年,规划城市中心城区人口400万人,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到2020年,规划城市中心城区人口550万人,建设用地500平方公里。在全市7446平方公里的范围,构建了一心四城、两轴一带及网络化的城镇体系。一心是中心城区;四城分别为: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两轴是连霍高速公路陇海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一带是城镇发展带,即登封、新密、新郑。

  未来的郑州将是“多中心、组团式”的都市空间布局,公路四通八达,轨道交通形成网络,铁路成“双十字”枢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

  郑州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公路物流港

  规划范围:博学路以东、东四环路以西、莲湖路以南、陇海铁路以北。占地面积约314.5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国内最具生机活力、最具效率与效益的现代物流服务平台;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内陆无水港物流枢纽平台。

  规划结构:一环、两轴、四区

  一环:通过物流港内部设置的环行道路,将东面东四环路、北面莲湖路、西面博学路上的人流以及南面郑汴路上的物流方便快捷地引入物流港各功能分区,有效地分流了物流和人流。

  两轴:东面东四环路和西面博学路上的出入口形成贯穿东西的轴线;龙子湖纵贯三路在北面莲湖路和南面郑汴路之间形成贯穿南北的轴线。

  四区:商务办公展示交易区、物流功能区(郑汴路南北两部分)、综合服务区以及企业基地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