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6版:第一教育·校园
3  4  
PDF 版
刚柔并济爱心育人 用亲情温暖校园
回报社会 服务大众
情系新农村 送文化下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刚柔并济爱心育人 用亲情温暖校园

中原网  日期: 2007-07-10  来源: 郑州晚报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系列报道之五

  富家寒教 铁纪柔情

  从首部校园电影看孝敬教育

  □晚报记者 牛亚皓 李娟

  

  2006年底,一部名叫《蜕》的短片在互联网上悄然流传开来,短短几天,跻身各大视频门户网站热门影片的行列,不仅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眼球,也受到家长们的广泛关注。一部由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这部短片的诞生地——北大附中河南分校。

  将“孝”列为首条校训 大力推行“孝敬”教育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任性妄为的女儿与妈妈之间的亲情故事。拍摄和编辑都很简单,却让观众看后无不热泪盈眶,感动之余,还有深深的震撼,因为从中看到的是一个似乎已被当代教育遗忘了的主题:孝敬。

  “在当今‘4+2+1’式的家庭中,孩子得到的关爱越来越多,感恩之心、孝敬之心却越来越少。家长工作压力大,不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成了问题。孩子不仅不听父母的话,也不理解父母为自己的辛苦付出。”河南省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党委书记李光宇告诉记者,“百善孝为先,不懂得‘孝敬’内涵的孩子,在人格上是不完整的。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孩子,还能爱谁?孝敬不是德育的全部,但缺了孝敬,肯定‘缺德’。”李光宇说。

  “走访过国内外不少名校,可像北附这样将‘孝敬’列为第一条校训的学校,还是头一回见到。”世界华人华侨总会北美分会副会长贾文成参观学校时表示。在这里,每年的寒暑假,“给父母洗脚”是每个学生必做的德育作业。一位家长在来信中这样描述:“儿子给我洗脚那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哭了。孩子抚摸着我脚上的伤口,泣不成声,他说:‘爸爸,我对不起你和妈妈,往后我再不乱花钱了,我一定好好读书。’整个假期,孩子忙前忙后,洗碗拖地,晚上陪我们散步聊天……这是我那个小皇帝一样的儿子吗?”

  孝敬教育要用生动的事实说话,要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领会“孝敬”二字的深刻内涵。观看孝敬主题电影、制定“孝敬公约”、“孝敬活动月”等系列活动,让“孝敬”二字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下根。2006年底,校电视台的同学们根据身边的真人真事,创作了该校首部校园原创电影《蜕》。回忆起影片首映当天的场景,学生导演张钰婷仍然很激动:“灯光重新亮起的时候,我发现所有在场的同学和老师们都泪流满面,包括已经无数遍看过影片的我自己。”

  爱孩子就严格要求他 严格是为了更有效的关怀

  “警惕孩子的‘富裕病’!”这个醒目的标题曾出现在美国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据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富裕综合征”正在席卷全球。“依赖性强,缺乏自制力,娇气,爱慕虚荣,喜欢攀比,缺乏满足感,少有感恩之心,自私冷漠,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沉迷互联网……”谈起青少年的“富裕综合征”,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执行校长徐扬华一口气列举了好多“症状”。

  “事实上,当今很多家庭都是‘再穷也要富孩子’,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都是‘富家’。”面对这一情况,学校拿出的对策是:富家寒教,铁纪柔情。

  “爱孩子,就严格要求他!”为了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学校制定了铁的纪律:在校期间统一着校服,不穿名牌,不吃零食,不用手机,不抽烟喝酒,不说粗话脏话,不留长发、怪发,不染发,不化妆……为杜绝孩子们吃零食,学校的超市每年至少要放弃数百万的利润,徐扬华却说:“学生多了健康,少了攀比,这是值得的。”

  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是学校给“富家寒教”难题开出的良方。观看电影《千万富翁家的穷孩子》之后,不少同学当天就来到邮局,把父母才给的零花钱又寄了回去。参观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后,同学们纷纷提笔写下了《如果我是你》的文章。从省戒毒所考察归来,同学们在校内发起了一场题为“诱惑与抉择”的大讨论……

  富家寒教需要“铁纪”,但铁的纪律之下,校园更洋溢着温馨的“柔情”。学校告诉每一个孩子: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的管理卓有成效,学生在此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宿舍里不仅窗明几净,就连牙刷、毛巾的摆放都朝着一个方向。很难想象这出自一群曾经的“小皇帝”、“小公主”之手。15岁的小雅来到学校之前从未亲手洗过一双袜子,军训第一天,又累又急的她委屈得抱着电话哭喊着要找妈妈。“是生活老师手把手教会了我叠被子、拖地板,也是她亲手给我缝扣子、补衣服。我发烧时,班主任老师跑前跑后给我端汤喂饭,脸上那焦急的神情,跟我妈妈一模一样。”小雅说。

  “工作太忙,很难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三年来,如果不是学校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真的很难想象孩子能够这样活泼健康地成长。”在外地工作的初三年级学生潇潇的妈妈非常赞同学校的“代理家长制”,三年来,班主任宋老师对潇潇生活上嘘寒问暖。宋老师带的班马上要毕业了,班会上,48个孩子齐声含泪喊出的一句“妈妈”,让她瞬间热泪滚滚。这也许就是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用心做事,爱心育人”教风的最好诠释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