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嘟、嘀嘟”“啾儿、啾儿”,走在大街上,最常听见的就是汽车警报器的声音,听起来实在算不上悦耳,晚上睡觉,不经意间从院子里传出的警报器声影响睡觉不说,单调得更是让人难以忍受。
“要是换种形式,是不是情况会好些?”7月11日,市民高先生阅读了本报的生活创意版面后,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创意,“吸取手机彩铃的优点,用方言、幽默的话等个性化的语言,代替目前警报器单调的声音。若一辆汽车被撞,警报就说‘干啥呢,老兄?’语气柔和,也能帮助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