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2版:第一旅游*畅游
3  4  
PDF 版
殷墟王陵遗址
八里沟避暑亲水节 本周开泼
中国最美白云山
高山氧吧负氧离子浓度为城市3650倍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世界“第二个古埃及”——
殷墟王陵遗址

中原网  日期: 2007-07-17  来源: 郑州晚报  
  

  

  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

  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的殷墟王陵遗址,有着世界“第二个古埃及”的美誉,其价值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从1933年起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包括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在奴隶社会里,祭祀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大事,多数由国王亲自主持。商王的祭祀活动是频繁的,每当祭祀时商王都会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这种制度被学者们称为人牲制度。被杀的人牲绝大多数为战俘,少数为奴隶。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佑护、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用人牲,王陵也就成为商王祭祀祖先的一个大型公共祭祀场所,里面埋葬着大量祭祀牺牲的遗骸。据不完全统计,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人祭的甲骨有1350片,卜辞1992条,共用人牲13052人。

  最令人惊奇的是,在王陵遗址中还发现了一座象猪同埋坑,里面有一只幼象。这个发现与甲骨文记载共同证实了远在3000年前,中原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草茂密,河南省广大地区都有野象活动。这大概就是河南省被称为“豫”的由来。

  在王陵西区的8座大墓中,有一座未完工的大墓,居于八座大墓的中部。这座大墓只挖开了墓室,墓内未发现殉葬用人牲。有学者推测,此墓属于殷纣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墓未修建完成,殷纣王自焚而亡,死后未埋入此墓。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推测,究竟是不是殷纣王之墓,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不仅这座大墓主人,王陵遗址中的其他大墓主人是谁,也多有解不开的谜团。因为历史上这些墓多次被盗掘,只从劫后遗物上,很难判断大墓真正的主人,这当然是令人遗憾的事情,不过这也正是王陵遗址的魅力所在,为它增添了极大的神秘色彩。

  贾晓娜 通讯员 刘志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