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郑州珍档
3  4  
PDF 版
碧沙岗当年是片不毛之地
上世纪7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1937年,周恩来陪送杨虎城过郑州
中牟境内的官渡主战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中牟境内的官渡主战场

中原网  日期: 2007-07-18  来源: 郑州晚报  
  官渡古战场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场。东汉末年,曹操以少胜多,在这里大败袁绍,成为著名战例。其遗迹在今中牟县城至阳武(今原阳县东南部)一带,而官渡之战的主战场却在中牟县境内的大衡庄至官渡桥村一带。东汉时期,这里临着官渡水渡口,故而得名。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水两岸排兵布阵,展开大战,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魏江山奠定了基础,史称“官渡之战”。当时,曹操在官渡水之南筑垒以抵御袁绍之军。袁绍为保阳武,连营而南,直逼官渡(今中牟县境内),并以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进入官渡,起土山,挖地道,想一举灭掉曹操。结果袁绍却以失败而告终。到了南北朝时期,官渡之战所筑的土山、军垒、地道、兵营等遗迹尚存。比如,历史上中牟境内的牟山、中牟山、曹公垒、官渡台、袁绍岗等地方,就是当初官渡之战留存的遗迹。官渡台在中牟县城北2公里处,城关镇北部和官渡镇西北部地带,以台在官渡而得名。其实,官渡台就是官渡之战时双方所筑的军事土台工程。另外,中牟还有官渡城,其故址在今中牟县城北明山庙村西,大衡庄东南。明朝正德十年的《中牟县志·古迹》中记载:“官渡城在高家窝。”而高家窝就是此处。《太平寰宇记·卷三》中说:“官渡台又名曹公台,故基在(汴)河南,是为官渡城,即曹公与袁绍相持于此。”只是,因为中牟紧临黄河南岸,地势低洼,又加上这里是黄河的“豆腐腰”之处,而且,在历史上,黄河在这里多次决口,使得官渡古战场的遗迹被无情的洪水多次毁坏,尽被湮没,如今,只能在浩瀚的史迹中翻寻有关记述,怀想当时官渡之战的激烈。

  清康熙年间,时任刑部尚书的文学家王士祯奉旨祭告西岳,路过中牟时,特意到中牟县城北的官渡古战场凭吊旧迹,并赋诗一首:“别驾亡来万事非,夕阳官渡客行稀。袁家新妇应惆怅,剩与陈王咏宓妃。”不仅以史实来抒发感慨,也指明了官渡古战场的主战场就在中牟。

  □王吴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