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9版:中国新闻
3  4  
PDF 版
1038万余元国有资产被集体私分,分得最少的一般职工也有20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国有公司领导挪用3.9亿元公款炒股,其中一笔就达4000多万元
1038万余元国有资产被集体私分,分得最少的一般职工也有20万元
私分千万国有资产 主犯只被判了4年
中原网  日期: 2007-07-24  来源: 郑州晚报  
  法律界人士评价说,此类案件遭遇法律尴尬,坐牢一阵子换来幸福一辈子

  杭州市一家国有房地产公司挪用数亿资金炒股,用买商业保险的方式使全体职工参与私分国资达上千万元。如今公司倒了,但该公司的每名职工都在西湖附近拥有一套价值百万的住房,而国家的法律却无法追究。

  浙江经贸房地产公司领导班子通过征集“金点子”,集体研究决定私分国有资产。他们采取公款炒股、为职工买商业保险等方式,在一年多时间里私分国有资产上千万元,并销毁了部分财务账簿。此案经有关部门和检察机关介入调查长达5年,但仍有部分国资流失无法查清。

  今年6月中旬,浙江省开化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浙江经贸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高小杭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40万元,公司财务部经理杨晓敏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和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20万元。

  挪用公款近4亿元炒股 案件一拖就是4年

  浙江经贸房地产公司(下称经贸公司)是一家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成立于1992年,最初隶属于浙江省经贸厅,后并入国有独资的浙江中大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大集团)。

  2002年7月,经贸公司总经理高小杭被免去职务。高小杭被免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举报高小杭等人挪用公款炒股和贪污。经过一年多的审计查明:经贸公司挪用公款炒股累计金额达3.9亿元,其中一笔就达4000多万元。

  这起案件一直拖到2006年2月才开始进入调查,反贪人员的侦查十分艰难。经贸公司只剩下个空壳,40多名职工早已买断工龄离开企业。

  通过对高小杭等人几个月的跟踪调查,反贪人员获悉,高小杭和杨晓敏分别在杭州“秀水山庄”和“景月湾”有一套别墅,价值不菲。高小杭被免职前开的是价值100多万元的宝马,另两个副总也是宝马车,杨晓敏是别克车。这些情况表明,高小杭等人的收入极不正常。

  反贪人员再次委托审计部门对经贸公司审计,审计查明,有4笔公款炒股产生收益160多万元,但这笔钱款去向不明。同时,经贸公司相关财务人员证实,杨晓敏确有销毁财务凭证的行为。

  2006年4月30日,衢州市检察院以涉嫌私分国有资产对高小杭立案侦查。同日,杨晓敏被刑事拘留。

  私分上千万国资 一般职工也都有20万元左右

  反贪人员查明,经贸公司在挪用公款炒股时,同时发动公司职工集资了2000万元,一起投入股市,共有1030多万元收益,这些收益均用于职工福利。

  “经贸公司非常狡猾,将公款和集资款混在一起炒股,其收益无法查清究竟是公款还是集资款所得,而挪用公款罪是指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经贸公司炒股的收益却是归全体职工,所以此罪名难以成立。”衢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刘建华说。

  此外,经贸公司一笔300万元收益也被私分。其中的180万元为经贸公司40多名职工购买了保险,职工到退休时可以凭保单一次性兑付。这笔保险保单金额分为三个档次,高小杭及公司两个副总金额最高,其次是中层干部,最低是普通职工。

  300万元中的另外64万元经贸公司给职工买了消费卡,还有50多万元买了一辆福特汽车。至此,可以确认的是有240万元公款被私分了。

  2001年3月30日,经贸公司采用虚增工程成本的方法,将套取的277万余元国有资产汇入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为每名职工购买了“国寿养老年金保险”。而这笔账目经过杨晓敏操作,变成了公司正常的管理费用。

  2001年6月13日和2002年2月1日,经贸公司又分别套取资金321万元和196万元汇入这家保险公司,购买商业保险后集体私分。这两次该公司账目又变成了“开发间接费”。

  在如何私分国有资产时,高小杭向班子成员征集“金点子”,最后确定以何种手段私分国资。但每个职工的份额相互之间严格保密。

  从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的一年时间里,经贸公司通过购买保险和消费卡的方式共将1038万余元国有资产集体私分。其中,高小杭分得69万余元,杨晓敏分得51万元,一般职工也都有20万元左右。

  国有资产监管存在漏洞

  私分国有资产查处难点多

  案件宣判后,高小杭因病目前一直在监外执行,而杨晓敏被判缓刑也远离高墙,两人依然住着别墅,过着富裕的生活。“两人判得偏轻,尤其是杨晓敏,居然不需要坐牢,这真是‘坐牢一阵子,幸福一辈子’。”当地法律界人士对此评价说。

  曾任衢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开化县检察院检察长黄耀奎是该案的主办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此案从案发到最终查处历经5年,过程曲折复杂,反映了目前国有资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而案发多是知情人或利害单位举报,否则检察机关根本无从知晓。

  他分析说,对于打着为职工谋福利旗号的私分国有资产,常被公众尤其是发案单位容忍和谅解。而享受了私分国有资产好处的人自然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对付外界尤其是司法机关的介入,使案件发现难,查处难,追赃更难。

  由于会计账册被毁,巨额的国资流失无法查清。更令人深思的是,如今经贸公司倒了,国有资产被私分,国家和企业利益受损,但经贸公司的每名职工都在西湖附近的凤起苑有一套住房,资产都在上百万,国家的法律却无法追究。据《民主与法制时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