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半个世纪的嬗变
复杂的转变
文化宫档案
一个时代的乐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一个时代的乐园

中原网  日期: 2007-07-25  来源: 郑州晚报  
  省工人文化宫内,老人们生活得很悠闲。

  两位老人的回忆

  “后来郑州开通了第一辆1路公交车,双节捷克车,从二七塔往北,经过百货楼、新通桥、大石桥、医学院和碧沙岗,最后一站就是国棉一厂。”

  阵雨过后,耀眼的阳光洒满了大地。77岁的姚国乾老人一边举着蒲扇往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以下简称文化宫)里走,一边跟记者开玩笑说他是看着文化宫成长的。

  1948年他跟随部队进入郑州的时候,这里还是遍地黄沙和大片荒芜的农田。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原来的深沟被填平开通了建设路,在荒芜的土地上建起的文化宫,经历几十年的风雨之后,又成了他离休后跟老伙伴们经常聚会的绿荫公园。

  拐进去之后,老人看到比他小七岁的马顺起在树荫下的木椅上坐着,就用蒲扇指着对方哈哈大笑,说:“那椅子不湿吗?你就坐上去。”

  俩人刚聊了几句,四五个老人就陆陆续续围了上来。大家互相也不打招呼,就或蹲或站,接着对方的话茬闲扯开了。

  这些老人在西郊的居住时间大都超过了三十年。在解放战争中经历过数次战斗的姚国乾每次都是话题的中心,而就在他家楼下不远的文化宫,则见证了他从青年到老年的激情和平静。“当时从我的老家荥阳到郑州来,根本不像现在这样一竿子到底。荥阳的路只通到须水,再从须水往郑州来就没路了,人们只能沿着一条深沟走进来。然后再穿过田地和金水河,到达二七塔附近。”

  从水利部“分流”到郑州铁路系统的马顺起说,那条深沟就在工人文化宫的北侧,也就是今天建设路所处的位置。上世纪50年代初,政府发动群众填平了深沟,开通了建设路,跟当时的一马路一样也是土路。蒙着帆布的卡车拉着乘客往乡下去的时候,经常在这条路上搅荡起烟雾弥漫的土龙。后来郑州开通了第一辆1路公交车,双节捷克车,从二七塔往北,经过百货楼、新通桥、大石桥、医学院和碧沙岗,最后一站就是国棉一厂。

  随着大型纺织工厂的进驻,这里人员渐渐多了起来,一座专门为附近工人和群众建造的文化宫也迅速矗立了起来。

  一个时代的乐园

  “年幼时候的邓亚萍也曾跟着父亲去那里打球。1983年6月举办的张海迪事迹展览,更是让很多青年热血沸腾。”

  自小在附近生活的文化宫职工付先生说,1956年8月15日文化宫游泳池建成开放的时候,场面火爆,住在东郊的群众都拖家带口地跑来,宽不过50米、长不到200米的游泳池最多一天迎来了2000人。

  此后,文化宫的电影院、歌舞厅、少儿游艺厅、露天剧场、足球场、灯光球场、旱冰场、展览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陆续投入使用,从每天上午8点半开放到晚上11点关门,文化宫内的人流始终不断。记得当时文化宫还举办过业余摩托培训班,省总工会将外宾捐赠的5部摩托车全部转赠给河南省工人文化宫,1958年2月28日,在文化宫举办的河南科学技术知识展览开幕式上,神奇的摩托车特技和跳伞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赶来看稀罕的群众。

  根据文化宫的内部资料记载,这里还经常举办舞狮、旱船、龙灯等各种比赛。1959年12月27日举行的万人广播操大赛,到今天都没有被人超越。

  文化宫办公室的陈主任说,“当时文化宫的面积很大,包括现在的职工大学在内,加上有自己的招待所,比较方便,所以郑州的一些大型会议也常常选择在这里召开。”

  文化宫对周围群众的影响,开始渗透到生活和工作当中。针对棉纺厂农村来的职工,文化宫当时组织了很多场文化培训,很多技术工人都是从工人文化宫走出来的。年幼时候的邓亚萍也曾跟着父亲去那里打球。1983年6月举办的张海迪事迹展览,更是让很多青年热血沸腾。

  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的退休职工眼里,位于西郊的这所文化宫,跟位于黄河路和经八路交叉口的河南省建筑工人文化宫形成了呼应,“大家都是比着开展活动,生怕谁落后于谁。”

  据介绍,建筑工人文化宫比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稍晚诞生,随着1954年10月底河南省政府完成从开封到郑州的搬迁,在金水路、黄河路一带聚集了省直机关和大型建筑企业,需要包括大型电影院和娱乐室在内的文化场馆,政府决定在黄河路和经八路交叉口西南角建设“河南省建筑工人文化宫”。

  两个文化宫一个在东区,一个在西区,每天都在放电影、举办露天舞会和各种球赛,票价只有1角或1角5分钱,却带给了当时的人们无比的欢乐。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