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郑州珍档
3  4  
PDF 版
清末建造的黄河铁路大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清末建造的黄河铁路大桥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1  来源: 郑州晚报  
  当年的黄河铁路大桥
  1958年遭遇特大洪水时,周总理还曾参与抢修,亲自拉纤

  过黄河时,有心人可能会留意到,在铁路桥上游的南端,矗立着5孔承钢桁,其实那就是清末黄河铁路大桥的遗留。1987年这座桥被拆后,保留了这些承钢桁作为纪念。

  张之洞曾主张在此修建轮渡火车

  “清末修建黄河铁路桥的地方原来只是一个古渡口,南北交通就靠小船摆渡。当时河面很宽,水流也急,还经常有旋涡,有些地方河床又高,摆渡非常困难。”专门研究过清末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中国档案报》的徐杰说。

  光绪十五年初,清政府着手重议贯穿南北交通的卢汉铁路(卢沟桥——汉口,后为京汉铁路)的建造时,考虑在此设计一座大桥,横跨黄河天堑。不过当时朝廷内部存在两种意见:建铁路桥,建轮渡火车。

  1919年重印的《河南通志》记录: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初十,张之洞筹办铁路意见折:“豫境跨河,唯黄河一桥最为巨费。闻外国铁路,遇有大河,则以轮船数艘上安铁轨接渡,火车所延,不过数刻,所省贵多,可留此天险,以备不虞。”

  张之洞的意见代表了当时主张修建轮渡火车的一方。不过清政府在多方考察后,最终决定修建郑州黄河铁路桥。

  《河南省志·铁路交通志》说,因为修建芦汉线的经费是向比利时工厂银行合股公司借的,所以此桥也向比利时贷款,并请比利时公司勘测设计、筹划施工。“大桥选址在郑州北邙山山脉尽头,距黄河河槽约3公里。”

  接到生意的比利时公司聘请了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工程师一起参与,光勘察前后就经历了4年时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方案才确定下来,并于一年后开始设计,1903年动工。1905年11月15日,大桥建成,全长3015米,共102孔。为建这座桥政府最初拨付425万两白银,建成时实际花费265万两。

  建成后的次年闰四月(1906年4月1日),黄河铁路大桥正式通车。

  历经战乱和洪灾,列车经过一次要达3小时之久

  黄河铁路大桥担负着京汉铁路南北大动脉的运输任务,当时的物资、军队、枪炮等的调拨、换防都是通过这里完成。历经军阀战争、日军入侵和洪水破坏,到1948年郑州解放时,整座大桥已是千疮百孔。

  河南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技术部有关人士透露,1948年列车过桥时,只能靠小型机车牵引,一次牵引600吨,限制在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运行,因为要交替穿行,所以每列车过桥需要3个小时,成为京广铁路上的卡脖处。

  1958年7月17日,河南遭遇特大洪灾,南北交通中断。7月18日,周恩来亲临现场,指挥抗洪抢险,成功保住大桥。8月5日,周恩来又到现场视察,并指示把已于当年5月开工兴建的新黄河铁路大桥一次建成复线桥。

  新的黄河铁路大桥桥址选择在下游。尽管当时吃不饱肚子,但施工群众热情高涨,1960年4月新桥就交付使用。新桥开通后,上行和下行能力成倍增加。老桥从此不再通行火车,改做公路桥。

  本文由晚报记者王杰、通讯员阎杰采写,图片由王杰翻拍于市档案馆

  阅读

  细节

  周总理黄河当“纤夫”

  1958年7月,黄河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主桥在洪水的凶猛冲击下出现了偏移,如不及时纠正,势必墩塌桥毁。这个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枢纽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极差,决定用土办法解决,组织1万多民工用绳子拉纤把桥墩拉正。

  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周总理迅速指示同意此法,并立即从北京赶往抢救现场。到达郑州时已是深夜,周总理不顾劳累,马上冒雨到大桥上视察。工人闻知周总理到来,立刻围拢过来。有的工人看见周总理浑身都被雨淋湿了,就找来一把雨伞要为总理打上。周总理说:“不用,我要和工人同志们一样。”他征询和听取了大家对抢修的意见,并和现场的领导干部商定了具体的抢险方案。

  拉纤开始了,周总理径直走到民工中间,亲切地向大家摆摆手,脱下外套,加入拉纤的行列。大家一见,齐声喊道:“总理,你不能拉纤啊!”周总理和蔼地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说着招呼大家一起拉纤。

  “嗨哟!大家一起干呀!嗨哟!大家加把劲呀!……”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桥墩终于被拉正了。

  本文摘自《文史春秋》, 图片由晚报记者王杰翻拍于市档案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