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人物故事
3  4  
PDF 版
女孩冯珺的舞之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女孩冯珺的舞之梦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80后

  8月3日上午,刚刚经历一场暴雨洗礼的郑州,空气少有的清爽。在伊河路上岛咖啡厅,我们见到了冯珺:白色丝织蕾丝上衣,简约舒适的牛仔裙,白净的脸上透着沉稳、干练。有人说,艺术是孤独的,或许正是这种孤独,让她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女孩儿,冯珺常年与芭蕾相伴所熏陶出的舞蹈人特有的气质,始终深深吸引着我们。晚报记者 苏瑜/文 常亮 廖谦/图

  坚毅冯珺

  除非不能动,否则决不请假

  温情冯珺

  妈妈是我最亲近的人

  “小时候我体质弱,妈妈为了能让我增强体质,就想着给我报个业余班,活动活动,累一累兴许就会多吃点儿。”于是冯珺就被妈妈带到了青少年宫。

  “那年我9岁,妈妈本想让我学画画的,到那儿一看,舞蹈班也挺好的,而且蹦蹦跳跳的更消耗能量,于是,就给我报了舞蹈班。”妈妈偶然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冯珺的一生。

  “比上学好玩。”优美的音乐,婀娜多姿的肢体语言,让冯珺喜欢上了舞蹈。

  “一般小孩子学舞蹈都是四五岁时就开始了,我的起点算比较低了。但我不担心,我决定要做的事,一定会做到。”在艺校的几年,冯珺快速成长。

  1998年,冯珺毕业后去了深圳世界之窗五洲艺术团工作。刚到那儿时,冯珺由于年龄小,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人物、诠释角色,在表演上就缺少了优势。但她并没放弃,除了认真学习外,还经常观摩主演的排练,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编导认可,成了团里的主力军。

  “在一次晚会排练间隙休息时,我脑海里忽然浮现一个念头:演员在舞台上的

  果断冯珺

  一旦决定,就先把后路断掉

  生命是有限的,假如跳不动的那天,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想当老师!”就在那一瞬间,她找到了答案。于是,冯珺毅然辞去了工作,开始准备2002年的全国高考。“我当时从来没考虑自己考不上怎么办,只是觉得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实现。”

  “我做事就是这样,从不拖泥带水,一旦决定了,就会先把后路断了。”

  “想考上大学,特别是想考上全国舞蹈类最高学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4年的工作经验在专业课的考试上并不占什么优势,团里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演出,对基本功不是很重视。”

  “2002年3月,离专业课考试还有一个月,我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从进入北京舞蹈学院的第一天起,冯珺就一头扎进练功房。

  在一次训练中,因体力透支,冯珺在旋转中跌倒,曾受过伤的膝盖又一次重伤,当时疼得连站起来的劲儿都没了。临考试前一天,她的脚因长期训练又磨出了一个大水泡,那钻心的痛像针扎一样。但第二天考试时,她咬紧牙关以正常的水平完成了考试,拿到了高考的通行证。

  迈过了专业课这道坎,接下来就要面对更棘手的文化课了。毕竟“文化课已经丢了4年,想要再捡起来还是很吃力的”。但之前的经历已经让她懂得:上天眷顾一个人并不是给她很多财富,而是给她更多的磨难。冯珺当时只剩下一个信念:一定要考上这所全国舞蹈类最高学府!

  接下来,在距离高考仅有3个月的时间里,她在家里埋头苦读。终于,冯珺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到了那里,才感觉到自己的差距。那里的舞蹈更精更专业,同学中有的是7年时间只练一门芭蕾。”冯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但她相信勤能补拙。“除非是病得不能动了,否则我是绝对不会请假的。”冯珺说起这些眼神很是坚定,基础不好就更应该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脚趾无数次地流血。“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训练结束,我低头一看,血都把鞋尖浸透了,但我却一点也没察觉到。”

  冯珺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她也顺利考取了芭蕾舞1-4级和中国舞1-5级教师资格证书。

  和生活中的沉稳相比,练功房里的冯珺则是另一种模样:黑色T恤,黑色短裤,黑色练功鞋,再扎上一条神气十足的马尾辫,简单干练。随着音乐,冯珺细心地指导着小学员。突然,冯珺做了一个静止的动作——像极了一只振翅欲飞的黑天鹅。

  前不久,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英语风采大赛上,郑州的小朋友杨泽慧凭借《雪绒花》夺取了大赛一等奖。这个荣誉的获得冯珺功不可没。大赛前不久,杨泽慧的妈妈找到冯珺,请她给女儿的歌曲编排舞蹈。几乎是量身定做的舞蹈,使杨泽慧获得了来自国外评委的赞叹,说这是他们见过最好的节目。虽然冯珺自认为还没形成独特的风格,但看过她教学的家长都乐意找她来带自己的孩子,说她的教学方法好。

  冯珺也想继续学习深造,但先历练几年也没什么不好。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2009年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与2010年河南省舞蹈大赛中有出色表现。再远一些,就是希望他们中学毕业时都能有大学上。

  采访告一段落,闲聊时,提起2000年12月冯珺随团赴俄罗斯演出的事,此时她的脸上终于流露出难得一见的天真与活泼:“我们去时是最暖和的时候,零下20℃。那里好多雪,很厚,和郑州的雪是不一样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我们还躺在上面拍照。”

  “如果颜色能代表一个人,那我想我是蓝色的。”冯珺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不属于那种轰轰烈烈的类型,总体来说比较中庸吧。”

  虽然学校现在放假了,但冯珺并没闲下来,除了在中心带学生外,她还给自己报了一个英语班。整个班里只有她一个成年人,可她丝毫不觉得尴尬,她信奉“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在舞蹈中慢慢探索,如同她对自己人生的定义一样,像片蓝色,不轰轰烈烈,但时不时会焕发光彩。

  未来冯珺

  “说实话,毕业回郑州不是我完全情愿的选择。我犹豫了四五个月。”冯珺说,当时有很多选择,可以留在北京,也可以到沿海地区发展。

  “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回来。”冯珺的眼里透出一丝温情,“妈妈是我最亲近的人,和妈妈相比,前途、金钱都不重要。”亲情让冯珺拒绝了可能的高薪和机会,回到了郑州。冯珺的妈妈由于长期坐办公室,颈椎经常会压迫神经导致缺氧,严重时会晕倒。“2005年妈妈晕倒了一次,可到第二年9月她才告诉我,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恐怖……”冯珺有些哽咽,差点说不下去。

  “妈妈是我的精神支柱,要是没有妈妈,我什么都做不了。”冯珺讲起了她在大学里的一件事:有次她和同学聚会,包被人偷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借同学的手机给远在郑州的妈妈打电话,可是却没人接。“当时我哭得一塌糊涂,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冯珺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联系不到妈妈,就感觉整个天空都没了阳光。”

  先历练几年,以后继续深造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