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0版:第一商业
3  4  
PDF 版
姜克生 一个人的“虚”与“实”
商业数字
货比三家
“浪奇之夜”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活动启动
一周商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姜克生 一个人的“虚”与“实”

中原网  日期: 2007-08-10  来源: 郑州晚报  
河南元通纺织城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克生

  □晚报记者 祁京/文

  见习记者 赵楠/图

  

  姜克生说,他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他不喜欢在媒体上出现,也不知道该怎样向媒体展现自己。不过,接下来,他就开始帮助摄影记者选择背景、角度、灯光以及所穿的服装。“我穿着这身比较花,上了报纸不影响形象吧?”和一年前相比,此时的姜克生已经越来越注意公众形象了。

  “做元通的时候,他们说我傻”

  “在5年至10年内,中国元通纺织城将成为电子商务、门面交易、产品展示、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纺织物流中心,成为中部5省、沿黄河9省的纺织龙头,……”当滔滔不绝地介绍完即将开盘的元通二期会带来的效益的时候,姜克生好像一个创造者一样自豪并充满了期许,站在他那有着落地窗户的办公室,往外望去,一个庞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的轮廓已经清晰浮现。作为第一批入驻项目,郑州国棉三厂的新址正在加紧建设,随着棉纺企业、印染企业、服装加工企业的陆续入驻,一个新的纺织工业中心已经呼之欲出。

  “现在和当初不一样了,最早我做元通的时候,他们都说我是傻子。”在描绘了一番蓝图之后,姜克生回忆道,“在元通刚刚出现的时候,恐怕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个还有做商业的可能性,但是现在,随着纺织工业基地的日渐成型,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位业界老总评价说,如果当初元通纺织城位置变动一下,后来的纺织工业基地随之变动也有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当初元通纺织城不是建设在中原区,那他绝对搭不上纺织工业基地的便车。

  “我的人生就是在依势而动”

  姜克生是信阳商城人,信阳独特的人文环境使其既有山民的鲁莽和剽悍,又有农民的狡黠和现实。从1986年刚刚毕业就组建施工队,到2000年成立河南佳乐房地产有限公司,从参与金城服饰广场商业地产的开发,到直接运作元通纺织城项目,从小包工头到大地产商,姜克生总在“虚”与“实”之间寻找着平衡点:在别人看来,他的很多行为是超前的,其实,没有一定的把握,他一定不会走任何一步。

  一个直接的证据是,投资占地520亩,3.6亿元的元通纺织城,虽然并不缺少一期的资金,但姜克生还是从银行贷款了5000万,“这钱到现在我都没动,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说起这个,姜克生就像一个谨慎小心的老农,即使要出门去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忘先把自己的米缸装满。

  “过去我们小的时候,全家用一条毛巾,想也想不到自己会去做纺织城。”40多岁的姜克生开始感慨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我的人生就是在依势而动,到了那个节上了,自然就转过去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