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以数据力证中国宏观税负目前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以此证明中国税收政策不必对中国企业与个人的高额宏观税负承担什么责任,也不必对中国经济失衡内疚于心,这与他们这些年公布财政收入每年提高20%以上的喜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税负有两大特色是人无我有的,一是从1994年实行两税制以来,国税收入一路高歌猛进,税收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9.83%到2006年达到18%;二是中国宏观税负绝不仅是税收,还包括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中央财政收入,甚至各种罚款摊派,重重叠叠,因此政府才提出税负改革目标是革除“明税轻,暗税重,杂费、摊派无底洞”这一弊端。把这些也纳入宏观税负,才能看清我国企业与个人生存成本之高。
为了反驳敌对者的批评,国税总局显然将数据的倾向性偏好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到了罔顾现实与民众智商的地步。不过这样的遮掩除了可以让自己得到心理安慰之外,既不利于国家制定政策,对自身的信用也造成了严重损害。
税务部门的主要任务不是强烈批驳敌对者,如果对于税费高的指责无法释怀,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完善的税收激励机制,同时不要把税务部门的办公楼修得如此扎眼,让纳税者心里发毛。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