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原·市县旅游局领导系列访谈》之一
2006年,省政府做出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战略决策,特别是8月4日,省政府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又把白云山确定为伏牛山生态旅游龙头景区后,对嵩县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嵩县近年是如何抓紧机遇,打造嵩县生态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近日记者对赴嵩县旅游局局长苏焕章进行了专访。晚报记者 唐善普 孙隆/文图
开篇的话
“让河南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打造大中原特色旅游经济圈!”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决策和宏伟目标。近来,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河南各市县的旅游局领导与本报记者“煮酒论剑,对话中原”,就各自地方旅游的全面发展规划,以及如何为本地旅游企业搞好服务,如何进行指导和管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奇思妙想,令人耳目一新。自本期始,本报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旅游业已成为嵩县经济新兴支柱产业
记者:苏局长,嵩县旅游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苏焕章:嵩县位于伏牛山腹地,是伊河、汝河、白河三条河流的发源地,地处我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了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境内可开发旅游面积达600平方公里,生态资源原始古老多样,被誉为“地跨三域,山水大观,原始林海,避暑胜地”。
记者:你们怎样利用这些优势?旅游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是如何体现的?
苏焕章:依托这些资源优势,200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制订了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工作思路,累计投资3亿多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又推出“全党抓旅游,全民搞促销”开展县直部门包地市促销的举措,还举办了“探寻中国最美的地方——北京万车自驾白云山”、“伏牛山登山节”等大型活动,使嵩县旅游迅速叫响中原,走向全国。
目前,已形成以白云山为龙头,天池山、木札岭、陆浑湖等景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伏牛山大旅游开发的核心区和洛阳南线生态旅游重点区,旅游接待人数逐年攀升,旅游业已成为嵩县县域经济中新兴的支柱产业。
重点打造品牌名山建设
记者:下一步嵩县旅游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苏焕章:嵩县旅游业已逐渐由单一的观光游向更高层次的休闲度假游转变,由门票经济向综合效益转变,旅游工作的重点也将由建设向管理方面倾斜。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抓住伏牛山生态旅游大开发机遇,进一步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在交通上形成更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二是建设白云山铜河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减轻山上环保、交通压力;三是开发原始森林、小黄山景区、云岩寺等后备资源;四是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
记者:如何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加强打造品牌名山建设?
苏焕章:通过近几年我们一系列有效的宣传推介,我县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客源市场从省内18个地市扩展到了周边6省40余个大中城市。利用现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嵩县品牌名山推进旅游业大发展,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目标。
加强精品牌景区建设,必须要抓住伏牛山生态旅游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把工作重点由建设向管理转移,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做好包地市促销和形象宣传的同时,全力打造“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这一精品品牌,加强品牌名山建设,提升旅游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范围。丰富旅游内容,开发世界上最大的千年银杏林、唐代佛教名寺“云岩寺”等新的精品景区,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推动嵩县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